「志願服務是一種慈悲利他的動機。」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張英陣教授,對來自臺中、彰化、南投、苗栗以及雲林、嘉義參加「關懷士」培訓的慈濟志工,詮釋社會和諧的倫理就是「人人感恩、時時感恩、事事感恩」。
張英陣教授在慈濟中區關懷士培訓課程中提及,「ComPassion」就是陪伴與苦厄的組合,也就是身為一位志願服務的關懷士,必須具備「陪伴」和「同體大悲」的精神和理念,站在對方的立場與角度,以同理心、愛心感受對方的苦,並適時給予對方肩膀依靠,也是慈悲心和利他的動機。
當然,做志工也有利己的出發點,張英陣教授舉一個例子,他曾經問一位志願服務者,基於什麼動機來當志工?他說:「我來找因緣的!」原來他想從做志工當中為兒子找媳婦。這樣的利己動機也無可厚非,畢竟會來做志工的女孩,本質應該不錯。
所以,做志工服務除了利他,也是利己。以臺灣社會來說,大部分的志願服務者都以「自我成長」的比例較多,再來就是健康、快樂,或是認識志同道合的善知識。
張英陣教授說:「臺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臺灣不斷地推志願服務就是希望讓這個社會更和諧,雖然偶爾從媒體看到一些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脫軌行為,但是基本上,臺灣人都是良善的,因為多數人都朝著「志願服務利他」的方向在走,希望越多人付出一點點愛心、善心,這個社會一定會更和諧。
「臺灣有沒有戰爭?」張英陣教授話鋒一轉問學員。他說,其實,戰爭不一定是拿著武器在打才是戰爭,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意識形態的對立,如果能夠透過志願服務,就可以創立社會的和諧,這也是社會的資產。所以,很多國家創建志願服務,最重要就是要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張英陣教授以慈濟志工為例,來自社會上不同階層、不一樣的生長背景,不為名不為利,不分你我地共同做一件事――「志工服務」,這就是對社會極大的貢獻。「尤其慈濟人在付出的當下還說『感恩』,以心理學、社會學觀點研究,『感恩』是一種愉悅的經驗,也是一種善意的禮物。」他說,現在常常聽到臺灣人說感恩,就是受到慈濟人的影響。除了口頭說感恩外,不管對己的接受或對他人的付出,都要化為行動去實踐,變成一種愉悅的禮物。
再來,張英陣教授還提醒學員,做志工難免會面臨「挫折」,在付出的當下得不到對方的善意感謝,反而認為理所當然,此時,「三輪體空」的感恩心就是一帖良藥,才能做得自在、無罣礙和喜樂。
張英陣教授說:「有些諮商師也會用『感恩療法』,引導人如何感恩以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觀念。以倫理觀點來說,感恩也是維持人與人之間良好的互動關係的永續發展,所以,慈濟對臺灣的貢獻真的很大。」他鼓勵人人,常保持喜樂的心情為社會付出,凡事感恩、時時心存感恩,臺灣一定會趨向更和諧、彼此更信任無衝突的良好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