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堵車站的商店街淪蚊子館 黃希賢:招商不利 應積極洽詢大企業

【記者張毅基隆報導】台鐵七堵車站的商店街淪蚊子館,黃希賢指出,說好的十九億綜合性商業大樓呢?至今沒有下文。基市府喊著要把七堵火車站打造成商圈轉運站已久,交通部早在2017年就匡列十九億前瞻預算,要打造綜合性商業大樓,並擴及周邊土地,但迄今商店街仍活絡不起來,淪為蚊子館。
無黨籍基隆市長擬參選人黃希賢表示,說好的轉型遲遲未動,讓商店街招商不利,應積極洽詢大企業,或切割單位、逐一招商,振興七堵觀光商業風華。七堵車站包括站前大樓一、二樓商業空間,以及車站一樓十七間商店,可提供旅遊服務、特產展售及便利商店、餐飲服務等用途,面積共計八百六十三坪,契約期間均為十年,期滿可申請續約五年,2013年起就乏人問津,2018年僅有四間商店,至今店面雖有變多,但仍有不少「空舖」,十分冷清。
黃希賢表示,根據基隆市民政處最新四月統計,七堵區人口為五萬三千零五十四人,是基隆市人口第二多行政區;七堵火車站更是西部幹線列車的起、終點站,每天有一萬四千多人次進出,但台鐵各大車站商店街的招商,都略有所成,以基隆、七堵最慢,且原先七堵與基隆車站商店街是以「合併標」,即便後來分開標,七堵車站發展仍停滯不前。
黃希賢質疑,說好的十九億元綜合性商業大樓呢?交通部起初在2017年編列的八十一億元前瞻基礎建設-基隆輕軌捷運預算中,有十九億元是要給七堵車站轉型,如今輕軌變成捷運,預算從八十一億元變成四百二十五億元,那留給七堵車站的十九億元何時才要動起來?
黃希賢指出,微風集團進駐台北車站,徹底活絡北車,更帶起「一條龍」的地下街,基隆、七堵車站也具有不錯的條件,但為何卻不見起色?市府最新四月統計,基隆市政顧問團規模達一百二十九人,應從中組成「招商顧問團」,積極與大企業協商洽詢,而不是掛著虛銜。
黃希賢強調,若招不到大企業,也應切割成各小單位、逐一招商,或市府再讓利些,提高廠商投標意願,七堵不是沒有客源,而是政府遲未努力發展,七堵周邊有高CP值的南興市場、正光商圈,停車場多、便宜又便利,北接市區,南往姜子寮、草濫越嶺、泰安瀑布等觀光景點,可發展出多條觀光路線。
黃希賢認為,七堵觀光、商圈美食、地利條件俱足,但未有良善的觀光政策與積極作為,導致發展遲緩,自己的政見「三心二義」中的「區域正義」,就是要將七個行政區徹底改造,其中七堵區作為基隆市的「副都心」,是重中之重,七堵同時也是自己的家鄉,一度曾是基隆最大的行政區,若他當市長,一定將七堵打造成「白天觀光旅遊、晚上逛夜市商圈」的重鎮,重新點亮七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