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敏政嘉義報導】如何培養對故鄉的情感?嘉義縣長翁章梁提出「家鄉100問」構想,透過問答方式將題目編寫成冊,引導學童體會家鄉美好。翁縣長、溪口鄉長孫維聰、縣議員劉雅文等人18日前往溪口國小瞭解鄉土補充教材使用情形,孩子們以家鄉100問為主題設計一系列遊戲,包括機智搶答、走迷宮問答,也親手製作溪口名產鳥仔餅,過程寓教於樂,場面有趣。
教育處指出,縣內18鄉鎮市各出版一本專屬該鄉鎮教材,總共18冊家鄉100問,集結自然景觀、人文地理、宗教禮俗及在地美食等特色,將在六月出刊啟動課程實踐,並編印提供各校師生於鄉土戶外踏查運用。
教育處長李美華說,溪口鄉教材由溪口國小校長陳媺慈及鄉公所的周志達先生主編,編寫過程匯集全鄉各國小協力參與,從問題選定、撰寫模式、現場探查、資料審閱、反覆校稿傾盡心力,打造最在地的家鄉認同,學童從閱讀瞭解鄉內歷史、鄉賢人物、名勝古蹟等,今日上課情形可見他們深入學習,各個搶答快又有自信。
四年甲班學生詹喬茗分享,上課前,每位同學分配蒐集資料任務,除了從溪口鄉100問閱讀資料外,也會訪問家人或到圖書館找答案。
張嘉榕及郭靜蘭老師則以溪口鄉100問中的「鄉賢人物」、「在地美食」為教學主軸,自製教學簡報「導學」,接著由學生設計問題,擔任知識把關者,模仿「全民星攻略」益智問答遊戲,分兩隊搶答,孩子們準備周全與大人隊戰成平手。
「導學」後緊接著「共學」,教師帶著孩子設計問題,用6W1H 設計溪口雙糕潤問題,如:第一題-人(Who):在溪口鄉裡,誰製作的雙糕潤遠近馳名?第二題-如何(How):好吃的雙糕潤是如何做成的等,「互學」階段學生則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問題,同時聆聽他人分享,完成一連串有別以往照本宣科的上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