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因近來新冠肺炎本土確診人數不斷攀升,諮詢抗病毒藥物者也愈來愈多,其中很夯的「臺灣清冠一號」,供不應求,為此,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任戴滋慧提醒,也能透過科學中藥調配替代,達到治療的效果,大眾不用過度恐慌。
高市聯醫指出,「臺灣清冠一號」是由荊芥、防風、薄荷、桑葉、黃芩、板藍根、魚腥草、瓜蔞、後朴、甘草所組成,具有抗病毒、增加呼吸道防護、祛除病理產物等功效。
而新冠肺炎感染者常出現的症狀,包括咽痛、咳嗽、流鼻水、發燒、腹瀉、頭痛等,戴滋慧認為,荊防敗毒散、銀翹散、桂枝湯、藿香正氣散搭配魚腥草、黃芩及板藍根等藥,亦可達到抑制病毒增生、清除病毒且緩解症狀,減輕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肺部器官傷害。
她因此建議,就算清冠一號缺貨,還是可透過諮詢專業中醫師,根據患者症狀,以清冠一號處方為基底,調配適合的處方使用。尤其,現行確診者診療方式,採視訊就醫,可請非確診親友代為繳費及領藥。
由於「臺灣清冠一號」也開放非確診者自費申請,戴滋慧提醒,此處方屬於較為苦寒的藥物,一般人服用恐易造成腹瀉、手腳冰冷、體溫過低,甚至免疫力下降的狀況。
所以,高市聯醫中醫科研發的防疫茶飲,利用黃耆、白朮、甘草、桑葉、菊花、薄荷、生甘草、桂枝及生薑,同樣能夠達到補氣、清熱與祛除風寒等功效,適合非確診者進行日常預防使用。
高市聯醫院長馬光遠也呼籲,新冠疫情已進入大規模的社區感染階段,民眾應提高警覺,若得知自己有足跡重疊,或曾與高風險感染者接觸,儘快進行快篩,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共同為防疫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