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志昌高雄報導】為落實居住正義,高雄市長陳其邁於去年11月即宣佈將推動課徵囤房稅,並預告將所增加的稅收用於青年租金補貼。市議會已三讀通過「高雄市房屋稅徵收自治條例」修正草案,並審議通過市府開辦增額租金補貼之經費墊付案,高市府預定今年7月配合內政部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實施增額租金補貼,以擴大照顧青年與弱勢族群的租屋需求。
都發局表示,近期因國際局勢變化、原物料上漲及半導體科技設廠等因素,推升高雄房市熱潮,對於青年與弱勢族群買屋期待形成壓力;因此,陳其邁市長提出4項多元配套政策:「住:全力興建社會住宅」、「租:增額租金補貼」、「買:市民首購低利貸款」、「課:課徵囤房稅」予以因應。其中租的部分,即規劃運用囤房稅增加之稅收,補貼有租屋需求的民眾,以減輕青年與弱勢族群居住負擔。
都發局表示,內政部今年也考量到高房價時代廣大民眾的租屋負擔,預定於7月實施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大幅放寬租金補貼資格,從既有家庭所得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2.5倍調高至3倍(約4.3萬元),且家庭成員無自有住宅之認定將排除申請人及配偶戶籍內之直系尊親屬,並放寬未保存登記之建物亦可申請,計畫戶數全國名額有50萬戶,預期今年租金補貼的對象與戶數將大幅增加。
都發局長吳文彥指出,經過推估,內政部的擴大租金補貼專案本市可獲得補貼的戶數約69,100戶,但本市有需求之家戶數超過內政部可補貼戶數約260~2,500之譜,恐有遺珠之憾;再則,近二年來物價大幅上漲,但薪資未漲的情況下,內政部專案雖然調高家庭所得上限到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3倍,但超過該所得級距的民眾如在家庭育兒期,在租屋上還是會感受到不小的負擔。
他說,依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111年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與109年4月相較,增加幅度為5.55%。以薪資5萬元的青年為例,依109年度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家庭消費支出平均每年559,965元(含房租),平均每月46,664元,可支配所得已所剩無幾;再考量消費物價指數調整後,每月消費增加2,590元,在薪資所得未調升的情形下,每個家戶負擔均加重。
因此,市府考量內政部擴大租金補貼恐無法全數滿足本市市民需求,且應擴大照顧到家庭所得平均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3.5倍(約5萬元)以下之需求,將配合內政部擴大租金補貼專案,開辦增額租金補貼。因須配合內政部期程,今年度所需經費1.07億元,市府向市議會提起經費墊付案,並於昨日獲議會審議通過,將可以按預定期程開辦,擴充增額1萬戶,不同身分別給予每月2,040~5,880元不等的補貼額度,以減輕初入社會單身青年、新婚、育兒家庭及弱勢戶等之租屋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