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雷琇雯雲林報導】雲林地檢署檢察官段可芳指揮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偵防分署雲林查緝隊、彰化查緝隊、雲林縣警察局虎尾分局、調查局雲林縣調查站,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等單位共組專案小組,於5月2日執行查緝,同步搜索轄內特定地下工廠、經銷倉庫及涉案農藥零售店等處所,當場查扣「克凡派(chlorfenapyr)俗稱好時機(殺蟲劑)」、「克蟲霸(因滅汀)(殺蟲劑)」等多種自製地下偽劣農藥成品、農藥原體、半成品等,總數共約6公噸,亦查獲大批非法農藥標籤、包裝材料及各式生產器械,其中疑似含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111年4月15日起公告禁止輸入及製造,西元2026年將全面禁用的「陶斯松(Chlorpyrifos)俗稱毒絲本(殺蟲劑)」,待檢驗確認,全案將依違反農藥管理法偵辦。

圖說:雲林地檢署會同警方及調查局、海巡查緝隊聯手出擊,破獲高達6公噸的自製地下偽劣農藥等,避免危害國人及土地健康。(記者雷琇雯翻攝)

圖說:雲林地檢署會同警方及調查局、海巡查緝隊聯手出擊,破獲高達6公噸的自製地下偽劣農藥等,避免危害國人及土地健康。(記者雷琇雯翻攝)
主任檢察官吳文城指出,專案小組於今年5月2日搜索雲林縣崙背鄉、大埤鄉之地下工廠、農藥行後,將經營之被告黃姓(男、50年次)、李姓父子(男、49年次、77年次)等3人帶回偵訊,並當場查扣「克凡派」、疑似「陶斯松」等多種自製地下偽劣農藥成品、農藥原體、半成品等,以及大批非法農藥標籤、包裝材料及各式生產器械,被告將偽劣農藥分別置放在地下工廠與對外銷售之農藥行,公然置換合法農藥之標籤對外銷售,使農民誤信所買賣、使用之農藥為合法進口農藥,而以高於市價購買使用,被告因此獲取暴利,以現場緝獲的「因滅汀」為基準,每公升成品新臺幣2000元計算,粗估獲利高達1800萬元,檢察官訊後認渠等涉嫌違反農業管理法、詐欺、虛偽標記等罪嫌涉嫌重大,然念及被告均坦承犯行,且承諾繳交犯罪所得,因此訊後均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