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康復後 自主復健運動很重要

【記者陳良安南投報導】本土確診數增,目前國內已超過兩萬兩千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疾管署資料指出大部分的新冠肺炎患者為輕症,不過即便是輕症患者,也可能因為疾病導致疲倦、無力,進而影響生活。南投醫院復健科治療師表示適當的體能活動可以抗發炎、改善情緒,不論是在康復後亦或是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在被匡列隔離期間,都可自主復健運動訓練,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COVID-19後如何自主做復健運動的部分也給出建議。
體能活動對身心健康的益處已獲得充分證實,研究發現低度的全身發炎反應與代謝和認知功能障礙及憂鬱有關,而運動可改善代謝功能並具有抗炎作用,另外在交感神經和下視丘-腦下垂體中發現,定期體能活動可提高身心面對壓力的適應力,也可增加大腦神經的可塑性和神經生長因子進而改善情緒和認知。
運動不足與運動過度對身體都不會有好處,張瑋珊職能治療師表示,當運動後若能不間斷說出完整句子且不覺得氣喘,代表可增加運動量;若根本無法說話,或一次只能說一個字且嚴重氣喘,代表運動過量;若能說一個句子,停一兩下喘口氣,且出現中重度的氣喘,代表正確的運動量,為了提高體適能,運動時感到氣喘是正常的。
運動應分為暖身期、運動期及緩和期,暖身建議持續5分鐘,結束時感到微喘的狀態;運動期的部分,張瑋珊職能治療師表示每週可安排5天,每次20-30分鐘的體適能運動,依體能來漸增運動時間。另可安排每週2-3天的肌力訓練運動,每次訓練間隔至少48小時。可安排手肘彎舉訓練、推牆起身動作、膝伸直訓練、深蹲、抬腳跟訓練等;緩和期的部分也建議應安排持續約5分鐘的放鬆運動,例如緩慢行走、原地踏步、重複暖身運動及伸展運動,適當的放鬆運動可防止運動傷害病幫助身體恢復到休息時的狀態。

為肌力訓練運動示意圖。〔南投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