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只有在中國才能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本報綜合報導】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的主新聞發布廳有一個詩意的名字「立春廳」。4日是北京冬奧會開幕之日,也是中國傳統節氣立春。過去兩年多時間,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受到疫情極大影響,巴赫曾說人類如同在一個黑暗隧道中前行。而如今,一個春天和一場盛會將同步來臨。

從1月22日抵達中國後,巴赫的行程就填得滿滿噹噹,不僅在多個場館留下了足跡,更是“第一次在中國過春節”:他拿著福字為中國民眾送祝福,還看望冬奧服務保障人員。他說冬奧會和春節相逢是一個完美的組合,“沒有什麼比以冬奧會開啟虎年更美好的了”。

更觸動巴赫內心的,是他到中國後真正感受到“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是中國在申辦冬奧會時提出的一個願景,如今早已成為現實。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0月,中國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就達到3.46億人。

巴赫說,他注意到中國社會各界通過不同形式喜迎冬奧,比如100多萬中國人申請當冬奧會誌願者,數千所學校教授冰雪運動、講授奧林匹克價值,就連滑雪的幼兒也在社交網絡上受到熱捧。因此,當他得知中國提前實現了這一目標時一點也不意外。“因為只有在中國,才能實現如此宏偉的目標。”

大眾參與關乎體育未來。作為奧林匹克運動中的重要組成,冬季運動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程度遠不如夏季項目。巴赫曾說,中國“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有望改變世界未來冬季運動的版圖。

如今這一願景成為現實,巴赫說這“打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不僅是對於中國冰雪運動,對全球冰雪運動也是如此。”他舉例說,到2025年中國冰雪運動產業產值預計可達1550億美元,而一些正在服務北京冬奧會的傳統冰雪大國,未來將繼續受益於這次盛會。

北京冬奧會是“更團結”加入奧林匹克格言後的首屆冬奧會。疫情之下北京冬奧會如期舉行,巴赫說這背後中國和中國人民作出了巨大貢獻,也更凸顯了“更團結”的意涵。

巴赫說,以體育視角來看,運動員們克服種種困難,在奧林匹克旗幟下相遇,這本身就彰顯著更團結的精神;疫情是大家面臨的共同挑戰,北京冬奧會實施嚴格的閉環管理,涉奧人員嚴格遵守防疫規定保證閉環管理高效運行,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面臨的很多全球性挑戰同樣需要大家團結應對。

北京冬奧會的主題口號正是“一起向未來”。巴赫說,4日北京冬奧會將開幕,北京將成為世界上首個既舉辦過夏奧會又舉辦冬奧會的“雙奧之城”。“明天晚上,我們將與中國一道創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