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日來。1月31日,是中國農曆除夕,也是農曆辛丑牛年最後一天。 從2008年夏奧會到2022年冬奧會,作為奧林匹克歷史上首座「雙奧之城」的北京,在中國農曆新春之際迎來世界各地運動健兒再聚北京,開啟「冬奧之旅」。
除夕的夜幕下,「雙奧之城」華燈初上。千家萬戶的年夜飯桌上,美味飄散著團圓的味道。窗外,冬奧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在大紅燈籠和彩燈的映照下,流光溢彩。
位於北京市中軸線上的永定門城樓,在暖黃色的燈光下亮起來。城樓下,奧運五環閃著奪目亮光,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會徽在全長約1.3公里的燈光帶中閃耀。

古老城牆與現代高鐵,在新歲之光下古今輝映。就在14年前,夜幕下,29個巨大焰火「腳印」從永定門出發,沿著中軸線,一步步走向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會場。那時,奧運會第一次在有著13億人口的國家舉辦。堅定的29個足跡,在絢麗、震撼中,完成了中國百年夢想,記錄了中國成為第29屆奧運會東道主的歷史性跨越。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中,中國和世界共赴盛會。
再過4天,絢爛的焰火將再次照亮中軸線北延長線上的「鳥巢」。

從永定門到鼓樓,全長7.8公里的中軸線,是世界上現存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城市軸線,是北京城的靈魂和脊樑。
在歷史的長河中,伴隨城市的發展與變遷,它歷經中國社會的重大變革,不斷被改造和發展,適應著不同時代的社會生活需求。
如今,傳統中軸線,承載傳統文化精髓,正申報世界遺產名錄,推動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煥發新的光彩和新的生機。
軸線向北延伸至奧林匹克中心。「鳥巢」、「水立方」和國家會議中心,以及將投入使用的「冰絲帶」,將承載體育、文化、生活休閒功能,是首都開放成果的展示區。
中軸線向南延伸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座距離天安門46公里的新機場,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連線的正中點,猶如一顆明珠閃耀東方、驚豔世界,成為中軸線最南端的城市新座標。
中軸線向下「延伸」,是一條呈南北走向的「地下中軸線」——北京地鐵8號線,在2021年底全線貫通。這條「通達古今」的時光隧道,全長50餘公里,跨越昌平、海澱、朝陽、東城、西城、豐台、大興七個區,從2008年至2021年底分期、分段開通,是服務民眾出行的通勤幹線,也為沿線區域發展帶來強大發展動力。
「地下中軸線」的建設,是北京成功申辦第29屆奧運會後規劃的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8號線一期(奧運支線)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通車,成為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條專門為奧運中心區服務的地鐵線,連接「鳥巢」「水立方」等主要場館區,奧運會期間承擔了進出奧運主場館的約八成客流量。
伴隨著「地下中軸線」的全線貫通,北京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也日新月異。線路里程從2008年近200公里已增至2021年底的783公里,加速城市發展,推動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
金牛辭舊歲,瑞虎迎新春。北京冬奧會即將開幕,「雙奧之城」的中軸線,將見證「團圓中國年」之際召開的全球盛會,記錄下在寒冷的冬日裡,中國充滿相聚喜悅,以溫暖雙手迎接各國運動員,與大家攜手一起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