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進士展」亮相福建漳州

【本報綜合報導】由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漳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漳州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共同主辦的「科舉制度在台灣——台灣進士專題展」,26日上午在福建省漳州古城文廟舉行開展儀式,展覽活動將持續至4月25日。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存在了約1300年,清朝時期,台灣島內共產生了33位進士。《台灣進士專題展》由北京台聯啟動,已在我國重慶、福州、台灣等地展出,收到了較好的反響。
據漳州市台聯相關負責人介紹,漳州是台灣主流文化的主要影響源,漳州人是中華文化進入台灣的主要傳播者,台灣進士中不少有在漳州求學和參加科舉考試的經歷,據不完全統計,在漳州府學註冊考取文舉人的台灣學子有20人。該負責人表示,此次展覽選在漳州文廟獨具意義、恰切合宜,它與科舉文化、漳州府學、朱子文化關係密切,將進一步增進兩岸同胞的情感與文化的認同,更加彰顯「兩岸一家親、漳台親上親」。
據瞭解,此次展覽內容包括科舉制度在台灣的設立和發展、進士題名碑拓片展示、知名台灣進士介紹,以及作為中華文化主脈的科舉制度對台灣社會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等,通過大量史料和圖片再現「台灣進士」這一群體的風采和成就。本次展覽梳理了科舉制度在台灣的發展歷程,展示了科舉制度對台灣教育和社會發展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對於促進兩岸歷史文化的交融與民族認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