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檢召開精神疾病受保護管束人期滿前轉銜會議

【記者張毅基隆報導】基隆地檢署召開「精神疾病受保護管束人期滿前轉銜會議」,評估所有該類案件,期盼建立完善社會安全網。
基隆地檢署指出,精神疾病患者的社會適應與其醫療處遇、家庭資源、就業支持、社區照護等因素息息相關,為強化精神疾病受保護管束人,順利復歸社會,地檢署召開期滿前轉銜會議,保護司吳怡明副 司長蒞臨指導,檢察長余麗貞共同與會。
吳怡明副司長表示,罹患精神疾病的受保護管束人,輔導關注的面向比一般受保護管束人複雜,更有尚未診斷為精神病患或未領有精障手冊的個案,在適應社會生活上尤其困難,需要各單位共同合作、公私協力助其復歸社會。
吳怡明表示,保護司目前彙整各方意見,將建制公版模組及問答集提供網絡單位運用,首次的保護管束轉銜會議,即由基隆地檢署召開,討論過程收穫豐碩,感謝大家齊心合作。
檢察長余麗貞感謝網絡單位的參與,希望藉由彼此專業集思廣益,建置完善轉銜機制,共同協助精神疾病受保護管束人,在社區持續接受專業醫療,得到完善照顧,提升社會適應能力,以降低再犯危害的發生。
這次會議地檢署共提出十四名,經醫師診斷罹患精神疾病或領有精障手冊的受保護管束人,進行討論,由承辦觀護人詳細報告個案生活現況及評估需網絡單位協助內容,獲得與會單位善意回應,透過跨領域專業整合,強化社區支持網絡,以協助精神疾病受保護管束人期滿後,順利復歸社會、預防再犯為團隊的核心價值,相信在各單位的通力合作,將讓社會安全網二點零運作,更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