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聚焦兩岸新媒體發展論壇 指尖論道話融合

11日,兩岸新媒體發展論壇在廈門舉行,參會的台灣嘉賓與大陸業者共話兩岸新媒體融合發展之路。
論壇上,一位台灣老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可是個自媒體的超級玩家,可以熟練地使用圖文、短視頻、直播等功能發佈內容,在大陸的社交平台——今日頭條和B站上擁有眾多粉絲。他就是新黨前主席郁慕明。

新黨前主席郁慕明

「當我有了想法和主張的時候,就會架起手機,自拍一段,再傳回台北,請別人幫忙加上字幕。如今,大陸的網友都親切地喊我『郁爺爺』,還會時常囑咐我要注意身體呢!」郁慕明認為,在互聯網時代,新媒體拉近了人與人的時空距離,兩岸青年可以透過這一通道,加強溝通,增進瞭解。

台灣資深媒體人黃智賢

台灣資深媒體人黃智賢對此非常認同,並積極付諸行動。「雖然我離開了電視台主持人的崗位,但我可以用自媒體的鏡頭,來告訴台灣青年一個真實的大陸。」黃智賢告訴記者,新媒體要向傳統媒體學習,不能一味追求新奇特,而要用最質樸的感情創作出優秀的作品,才能打動人。
近年來,黃智賢走訪了大陸40多座城市,她用視頻記錄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與百姓的幸福生活。「希望通過我的新媒體作品,改變台灣民眾因政治意識形態形成的誤解和偏見。」黃智賢說。


網名為「台灣小仙女顏妍」的台灣青年林逸妍是一位「90後」,也是一位自媒體創作者。她通過文字、圖片、視頻,與兩岸網友們分享自己在大陸工作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想。


2019年10月,林逸妍拍攝的視頻「台灣小妹被國慶閱兵震撼,熱血沸騰!大喊:為祖國感到驕傲!」,獲得了兩岸網友的關注,播放量達282萬次。「未來我希望通過視頻,拉近兩岸同胞的心靈距離,為兩岸融合發展盡一份力。」在論壇的兩岸青年交流環節,林逸妍許下了自己的心願。


網名為「寶島帥女生」的黃愷嘉來自台灣新竹,她是今年4月才落戶廈門的新媒體創業者。出席正式活動時,她總會身著中式長褂登場。「因為我太熱愛中華文化了,我登『鷺』創業的目標就是用新媒體技術『弘揚中華文化、講好兩岸故事』。」黃愷嘉告訴記者,當她第一次看到黃河時,那波濤洶湧的壯闊場面讓她心潮彭拜,腦海中迴響起《我的中國心》的旋律。


「讓更多台灣青年看見不一樣的大陸。」帶著這個初衷,黃愷嘉計劃明年推出「夢迴母親河」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將她眼中的大陸分享給更多的台灣朋友,讓他們也感受到這份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台企發展峰會 探尋資本市場發展「新動力」
【本報綜合報導】以促進台資企業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海峽金融論壇‧台企發展峰會10日在廈門舉行,致力全面深化台胞台企資本市場服務,為其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十四五」期間,大陸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當前,福建正積極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在推進閩台金融雙向交流合作方面持續發力。

論壇現場。

此次論壇為此聚焦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政策解讀和重大機遇等熱點話題,搶抓資本市場新機遇,深化兩岸金融交流合作,助推台資台企高質量發展。
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長郭寧寧表示,福建重視閩台金融融合發展,持續深入推進閩台金融雙向交流,不斷提昇在閩台企台胞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可得性和滿意度,在完善對台金融服務體系、拓展台企融資渠道和提昇台企金融服務便利化等三個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

第二屆廈門市金融科技優秀項目頒獎現場。

論壇上,全國台企聯與金圓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進一步深耕對台特色服務,形成資源協同、優勢互補,做深做實台資台企資本市場服務,為台資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作為兩岸金融合作的先行者,廈門金圓集團已在核心金融牌照上開創三個「第一」,即設立大陸首家兩岸合資證券公司——金圓統一證券,大陸首家兩岸合資消費金融公司——金美信消費金融,福建首家兩岸合資公募基金公司——圓信永豐基金。

全國台企聯與金圓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簽約現場。

在金融服務融合上,金圓集團也實現多項首創:依託兩岸股權交易中心打造大陸首個「台資板」,截至2021年11月底展示台資企業超1430家,實現滬廈「一地掛牌,兩地展示」;加強對台基金合作,參與設立台商基金,截至2021年11月底共合作6支涉台參股基金,基金規模合計123.4億元人民幣,促進兩岸產業鏈供應鏈緊密協作。
金圓集團副總經理、金圓統一證券董事長薛荷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此次簽約合作將發揮全國台企聯的平台優勢和金圓集團的綜合金融服務優勢,進一步拓展服務台企的廣度和深度,推動台企積極融入和主動參與大陸經濟發展新格局,探索創新台胞台企資本市場服務新路徑,優化兩岸金融合作環境,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台胞代表體驗「台港澳自然人非現場開戶」。

作為本次論壇的一大亮點,台港澳自然人非現場開戶、「鏈上兩岸」消費積分兌換旅遊消費券等廈門市金融科技優秀項目在論壇上現場發佈。台港澳自然人非現場開戶項目還邀請台灣嘉賓現場開戶。
主辦此次論壇的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表示,台企發展峰會將作為海峽論壇配套活動常態化舉辦,持續聚焦台企資本市場發展,搭建兩岸金融溝通交流的平台,為台資企業高質量發展發揮「思想庫」「智囊團」作用。

從經驗交流到融合發展
兩岸社區治理論壇登場
【本報綜合報導】在廈門,台胞熊麒有一個運行多年的「熊麒調解工作室」。他發現,他所在的社區中,兩岸同胞開始從「陌鄰」變為「友鄰」,「雙方在彼此交往中將對方視為社區共同體的一部分,合作治理讓鄰里關係更融洽」。
作為第十三屆海峽論壇的配套活動,第八屆海峽兩岸社區治理論壇10日在廈門舉辦。論壇上,熊麒等兩岸社區工作者及志願者分享了他們參與社區治理的實踐和經驗。
近年來,大陸力推「社區治理」。通過海峽論壇連續舉辦8年的兩岸社區治理論壇,兩岸社區治理從經驗交流逐漸走向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台胞參與到大陸社區治理中。
來自台北市的熊麒現在是廈門市湖裏區興隆社區的台胞主任助理。興隆社區現有常住台胞臺屬318人,台資企業22家。由於兩岸在法律法規、生活模式和認知理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有時會在無意間造成涉及台胞臺屬的糾紛。
2015年,在廈門殿前司法所和興隆社區的支持幫助下,「熊麒調解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組建了一支由20名志願者組成的矛盾糾紛信息員隊伍,定期組織開展排查活動,同時架起居民「連心橋」。
這些年來,熊麒結合社區實際提出許多可行性建議,把台灣志工精神、社工組織理念融入社區治理中,通過成立社區發展理事會,組建11個社團組織,吸納轄區台胞、僑胞、賢達人士等,形成智囊團為社區發展獻計獻策。
「越來越多臺胞從『要我參與』轉向『我要參與』,自發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日益高漲。」熊麒說。
自去年開始,59歲的台灣註冊建築師吳正隆和另外5位台胞組成團隊,運用台灣社區營造經驗,在福州晉安區完成3個社區融合的實踐。
在社區融合實踐中,吳正隆深深感受到,兩岸居民都是中華兒女,都有養老、愛幼傳統,兩岸可以取長補短。「台灣有很多寶貴經驗可供大陸借鑒。另一方面,大陸的黨建引領社區營造,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更好推動事情解決。」
吳正隆表示,作為民間交流的一員,希望通過自己的實踐,吸引各領域更多臺胞參與到大陸社區營造中來,推動兩岸融合。
「社區營造的實踐重點在於推動社區居民形成社區共同體意識。」吳正隆說,「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但我們願意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攜手推動海峽兩岸社區美好生活願景的實現。」

兩岸宗教文化(道教)論壇

海峽論壇首次論「道」 50家兩岸宮廟參加
【本報綜合報導】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兩岸宗教文化(道教)論壇10日首次在廈門舉行,搭建起兩岸宗教界交往交流的新平台。50家兩岸道教宮廟應邀出席論壇,其中台灣宮廟13家,大陸宮廟37家。
閩台血脈相連,約80%的台灣同胞祖籍地在福建。他們遷居台灣的同時,帶去了福建祖籍地的信仰和文化。台灣道教所供奉的神祇就大多數來自於福建。據記載,台灣道教最早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由福建漳州閭山三奶派道士傳到台南。
兩岸道教宮廟同根同源、同信同神,共同蘊涵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澱。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駐會副主任楊小波在致辭中表示,希望兩岸道教界團結協作,共同發揮同宗同源、心靈契合的優勢,攜手推動兩岸文化交流、互鑒共榮,共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兩岸同胞共有精神家園。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洪捷序也表示,希望兩岸道教界攜起手來,共同守護好、發展好兩岸同胞共有精神家園,不斷增強對民族、歷史、文化的認同感,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攜手共建兩岸命運共同體,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近年來,兩岸道教宮廟在密切兩岸情誼、促進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命運共同體意識、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隨著兩岸道教宮廟交流規模不斷擴大,一些兩岸道教文化可持續的交流平台形成,如媽祖文化旅遊節、石竹山夢文化節、關帝文化節、陳靖姑文化節、兩岸民間宮廟敘緣交流會等。
此次論壇以「弘道尚德、福澤兩岸」為主題,邀請了兩岸道教界嘉賓、專家學者多方同台論道,通過主旨發言、參訪廈門道教宮觀等方式進行深入交流探討,深化兩岸道教文化交流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