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民水清岸綠 福建屏南勾勒生態新圖

【本報綜合報導】盛夏時節,陽光傾灑在福建寧德市屏南縣代溪鎮樟源村溪畔,溪水波光粼粼,兩岸水草迎風飛舞,不時有鳥兒掠過。
「以前溪邊全是垃圾,一到夏天臭氣熏天,別說來散步,就是經過都不想靠近。」家住溪畔的周家精是土生土長的樟源人,在他的兒時記憶中,「那時候河水可以直接喝,小孩子一到夏天就下河撈魚、摸螺。」
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和「河長制」的推行,不僅在代溪鎮,從屏南城關到鄉村,像代溪這樣的美麗河道越來越多,而屏南也先後邁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省級生態縣」「省級園林縣城」「省十佳林業縣」的行列。
「真沒想到這裡的水能變乾淨,環境能變好。」周家精感歎道,現在到處都乾乾淨淨的,每天晚上出門溜躂一圈,睡眠質量都提高了。

航拍前汾溪村。

「四長」治河形成合力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態之基。2017年,屏南縣成立河長辦、建立健全「河長制」,並積極探索全民治水新模式,建立「河長+民間河長+河道警長+企業河長」的管理體系,構建起一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官民同治、警刑銜接」的河長制工作網絡。
屏南縣水利局副局長黃位杲表示,同時實行河流、湖泊、水庫等水系管護治理全覆蓋,既管治水域的「大動脈」,也管「毛細血管」,把治河護河落實到源頭、落實到細處,全民共治的治水模式破解了「九龍治水」的困局。
在對每條河流編製問題排查台賬、形成「一河一檔一策」後,屏南縣堅持「縣級河長一月一巡、鄉級河長一旬一巡、村級河長一週一巡」的頻次開展巡河,建立河長巡河APP,融合人員履職、問題處置、工作調度等多項功能。
黃位杲稱,現在「河長制」實現屏南境內所有河流全覆蓋,各級各部門一把手親自掛帥,避免了過去多頭管理的弊端,責任更加明確,形成了河道治理合力。
「河長制」推行不久,屏南很快形成了完備的涉河問題督辦、交辦、反饋體系,大大提升整治效率;建立工作例會制度,研究確定河流綜合整治的重大事項,協調解決重要問題;建立巡查檢測報告制度和督查督辦制度,形成「人人有壓力、治理有動力」的氛圍。

棠口村秀麗山水引遊人。

打造河湖亮麗「風景線」
在梅溪水庫岸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禁止攀爬」「嚴禁游泳」「河長制公示牌」等標示隨處可見。
「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人。」黃位杲說,屏南縣按照分級分段的原則,設立了縣、鄉、村三級河長公示牌,同時明確河長名單、管護範圍、管護目標以及河長職責等,公佈了縣、鄉兩級監督電話。
在工作推進中,屏南縣以鄉鎮為主體、以村為單位,深入宣傳水環境整合整治政策,開展「十縣百鄉共建幸福河湖」「守護母親河」等活動,激發群眾參與水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組織專題培訓,提升鄉鎮、縣級部門和水管單位全面落實「河長制」的履職能力。
水清岸綠,景更美。屏南縣按照「一河一景、一河一特色」的思路,對河道進行主題設計,堅持水經濟、水文化、水景觀「三位一體」推進。如今,徜徉屏山之南,處處是景觀、村村皆是景點:在棠口,聽一段紅色歲月;在龍潭,賞一出精彩的四平戲;在漈下,感受濃郁的明清遺風……一批民宿、文創項目、體育休閒等「親水」經濟也不斷催生。
「只有守好一溪清水,才可能流金淌銀。」黃位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