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湄洲島多措並舉開展治水

開門見綠、推窗見景,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經過整治,湄洲島風光如畫。湖石淉的「新生」,是湄洲島農村水系綜合整治的一個縮影。
據悉,湄洲島共有大小河流26條,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河道佔用、河灘開墾、岸線擠占亂象比比皆是。由於水資源的短缺、過度利用和農村生活污水的直排,湄洲島十河九枯,別說供水,部分河道還一度變成了臭水溝。這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好湄洲島的重要囑托和「建設幸福河」的偉大號召相去甚遠,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勢在必行。

擎畫清水綠岸藍圖
去年4月16日,湄洲島成功入選了大陸首批55個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名單。湄洲島河長辦工作人員介紹,為恢復河流、湖泊、濕地等水體自然連通,促進全島水質提升,近年來,湄洲島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統籌推進湄洲島農村水系綜合整治。
湄洲島堅持以全島為單元,河流為脈絡,村莊為節點,因河施策,形成 「一軸、一心、三環、五脈」總體佈置,以貫穿全島南北的生態補水管線為12條河流補水,構築下白石片、港樓片、下山片3個區域水循環流動,將26條河和23個池塘劃分為寶瀾街、湖石淉、黃金沙灘、祖廟文旅、城鎮宜居5條水脈集中連片推進,全域治理,從而淨化湖石淉水質,保護淡水資源,打造安全、生態、美麗、人文的海島農村水系,讓其成為群眾滿意的幸福河,助力鄉村振興。

劃定生態廊道紅線
「生態廊道紅線是保障和維護水生態環境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湄洲島河長辦工作人員說,湄洲島堅持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保障和維護水生態功能為主線,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要求,劃定並嚴守生態廊道紅線,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水生態空間,確保水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
湄洲島全域劃定河道管理範圍,以岸邊不少於5米為界,不建與防洪、水文、交通、園林等無關的設施;集中開展整治,解決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等河湖「四亂」突出問題,逐步修復河道生態空間及岸線;全面實施「一河一策」,選擇安全生態的岸坡形式,維護河道自然彎曲,營造淺灘深潭;修建濱岸步道、過河汀步,重塑水面水景。通過「劃界、清亂、築岸、修路、種樹、建景」等舉措,湄洲島綜合整治河道15公里,生態岸線率達80%,濱岸景觀帶22萬平方米,形成水潤鄉村、自然蜿蜒的農村水系,有效恢復和重建了河湖生態廊道。

復活魚翔淺底綠水
近年來,人民群眾對美麗河湖、幸福河湖的渴求愈加迫切。「『如何復活魚翔淺底綠水,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是湄洲島必須要面對的課題。」湄洲島河長辦工作人員說,湄洲島堅持以河湖長制為抓手,把水補進來、讓水多起來、讓水活起來、讓水美起來,逐步恢復河湖水體健康。
湄洲島通過加強沿河截污,不許一個排污口污水入河,實現全島污水收集全覆蓋;通過加強清淤疏浚,清除河道垃圾,增強水體流動性;通過加強生態補水,實現中水利用和雨水收集補充河道,讓主要河道常年細水長流;通過加強水系連通,逐步恢復河流、湖泊、濕地等水體的自然連通;通過加強綠化美水,補植水生植物,實現一河一景。同時,通過供給優質水資源、維護健康水生態、建設宜居水環境,統籌河湖治理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改善生活生產條件;統籌濱水濱岸地帶、親水便民設施,設置景觀節點,方便周邊居民休閒和觀水親水;統籌河湖庫海,防治洪水沙灘沖刷,改善擴植紅樹林,呵護碧水金灘。

湄洲島湖石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