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人紫台尋星

【本報綜合報導】參與「遇見美好江蘇·尋星紫金之巔」活動的20餘位兩岸媒體人6日走進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與下屬的盱眙觀測站,瞭解中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的前世今生,探索星空奧秘。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簡稱「紫台」)前身是成立於1928年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台副台長毛瑞青告訴記者,建成於1934年的紫金山天文台是為天文科學研究而建,是當時的國立第一天文台,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毛瑞青介紹,中國大陸幾乎所有的天文研究機構,都與紫台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雲南天文台便源於抗戰時期「中研院天文所」西遷到鳳凰山的工作站。
今年入職紫台的台籍副研究員蔡岳霖告訴兩岸媒體人,台灣和大陸的天文學研究方向不太一樣,「蠻期待台灣和大陸多一點學術上的合作」。
參觀過程中,天文台講解員為兩岸媒體人介紹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的科研成果。媒體人們紛紛提出趣味問題,講解員一一作答。
台灣自媒體人蔣成圃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天文學有助於緩解壓力,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時,去瞭解諸如天文學等未知科學,便會發覺宇宙的浩瀚和自身煩惱的微不足道。
深夜,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觀測站,兩岸媒體人通過望遠鏡探秘美麗星空,並架起相機進行拍攝。點點星光之下的觀測站不時傳來媒體人們的驚嘆聲。
「超浪漫!找到了自己的星座特別開心。」台生陳羽君目前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紫台的科學家把晦澀知識講的非常有趣,這次經歷讓她對天文學產生了興趣。
「遇見美好江蘇·尋星紫金之巔」兩岸媒體人聯合採訪活動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華夏經緯網和江蘇省台辦共同主辦。活動於本月5日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