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舉行大規模抗震救災演習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中國應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於14日在四川省雅安市等地聯合舉行「應急使命·2021」抗震救災演習,這是中國應急管理部成立三年以來,首次舉行的大規模實兵檢驗性演習。
此次演習模擬四川突發7.5級地震,災區房屋倒塌損毀嚴重,造成大量人員被壓被困,當地電力、通信、道路、橋樑部分中斷。演習在雅安市雨城區設主演習場,在成都、攀枝花、樂山、阿壩、甘孜、涼山等6個市(州)設分演習場,共動用各類應急力量6100餘人,包括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軍隊應急力量,安全生產、工程、醫療、電力、通信、公安等專業應急力量和社會應急力量;動用各型航空器11架,以及部分鐵路公路運力資源、指揮車輛和救援裝備器材。

消防員在演習中全力撲滅「儲油罐」大火。

在演習科目上,共設置26個科目,分應急響應、指揮處置、力量投送、現場救援四個階段展開。科目以地震常見災害鏈為基本藍本,兼顧地鐵停運、高層建築滅火、危險化學品儲罐滅火、燃氣洩漏、水壩開裂、尾礦庫潰壩等新興災害類型進行設計。
記者在雅安主演習場現場看到,一批新技術、新裝備在此次演習中創新應用。
在地震廢墟救援中,中國國際救援隊首次應用了5G遠程超聲設備。該設備僅有筆記本電腦大小,可應用於廢墟救援的狹小空間內,能快速確診傷員傷情,並進行檢傷分類,還能利用5G遠程連線請專家會診。

消防員攜帶搜救犬在演習中搜尋廢墟下的「倖存者」。

「在地震廢墟救援中,傷員往往需要現場確定傷情,有時還涉及截肢。」已從事現場救援16年的中國國際救援隊醫療隊員張雪梅告訴記者,以往這種情況只能靠醫療經驗處理,現在通過可視化的超聲檢測,為檢傷分類提供了更加科學的依據。
此次演習中,針對斷路、斷電、斷網極端環境條件,利用直升機、民航客機向震中成建制模塊化緊急空投空降兵力裝備,軍隊和社會應急力量緊急實施道路搶修保通、架設水面浮橋,打通救援通道。

5月14日,四川雅安,演習模擬直升機緊急轉運危重傷員。

在應急通信方面,現場構建通信衛星、翼龍無人機空中中繼、散射通信、地面衛星便攜站「空天地一體」應急通信系統,實現震區救援救災全地域全時段應急通信暢通。
在現場救援方面,現場使用地質雷達、成像雷達、音視頻生命探測儀等建築廢墟深度埋壓人員搜救技術裝備,並首次應用LBS基站定位新技術,通過手機信號準確定位被困人員的數量和位置。
在醫療救護方面,首次在「震區」啟用模塊化醫療方艙,組建移動醫院,開進國家和地方醫療救援隊,集中救治傷員,並協調軍地直升機緊急轉運危重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