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3週年 鄉村振興煥發生機

【本報綜合報導】「地震發生時簡直山崩地裂,村裡房屋倒的倒、垮的垮,誰能想到,13年後我們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花果山』。」5月上旬,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威州鎮布瓦村的山坡上,大櫻桃掛滿枝頭,即將迎來採摘季。回想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13年來的變化,布瓦村村委會副主任李權英十分感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面對巨災,中國政府迅速展開規模空前的抗震救災行動。震後不到一個月,《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施行。隨後,18個對口支援省(市)與震區民眾攜手共力,圓滿完成「三年基本恢復」的重建目標。
在災後重建中,北川新縣城拔地而起,汶川、青川、都江堰等重災區煥然一新,映秀、水磨、漢旺等建成了旅遊名鎮和工業新鎮。尤其是近年來,恰逢中國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曾經的震區鄉村迎來蓬勃生機。
在汶川縣威州鎮,岷江穿城而過。沿江兩岸,新建不久的步行棧道和涼亭是當地人茶餘飯後「擺龍門陣」的去處。川西風格的大橋橫跨岷江,一到夜間綵燈斑斕。
「古代汶川因易守難攻,被稱作『無憂城』。」汶川縣城鄉規劃服務中心主任汪永峰表示,如今「無憂城」有了新的含義,「汶川災後重建時,我們希望打造一個以休閑康養、觀光旅遊為特色的新汶川。」
「不管是災後重建,還是鄉村振興,都離不開產業發展。」李權英回憶道,地震後不久,當地政府給村民們送來成捆的果樹苗,這個受災嚴重的村寨迎來了發展機遇。隨後幾年,布瓦村水果豐收,遊客盈門。目前,大櫻桃和青紅脆李每年能為這座百餘戶的高山村落創收超2000萬元(人民幣,下同),而布瓦村村委會正醞釀又一次「轉型」。「借鄉村振興東風發展旅遊業,把路越走越寬。」李權英躊躇滿志地說。
布瓦村是汶川特大地震震區鄉村振興的切片,也是四川人從廢墟中重生、重建家園的縮影。
家住北川縣曲山鎮的唐祖貴曾是一名軍人,地震後,他放棄了組織安排的轉業工作,把「安家費」全部投入家鄉,成為一名「新農人」。他從魔芋種植起步,後專門種植當地特色作物陽荷。
「那時,村民們得到了安置,但生活、就業、收入沒有穩定保障,這是我選擇創業的最主要原因。」如今,唐祖貴管理著上千畝陽荷種植基地,每年出產約1000噸陽荷,不僅供給國內各大城市,還遠銷日本。
「北川土地種植面積有限,適合發展陽荷這類林下產業,我希望帶著鄉親們把林下產業做起來。」唐祖貴說。
在受災嚴重的廣元市青川縣,地震時還是大學生的趙海伶,畢業後同樣選擇回到家鄉,試圖縮短大山與外界的距離,改變家鄉的命運。
「地震後,當我輾轉回到家鄉,滿目瘡痍刺痛著我,很多老鄉的山貨滯銷,走不出大山。」趙海伶回憶,十餘年間,她從「淘寶店」起步,把青川木耳、銀耳、香菇、蜂蜜等土特產賣向全國。如今,與她合作過的農戶已有五萬多戶,涉及430多個鄉鎮,年均助農民新增收入超過7000萬元。
「我立志一定要通過互聯網,把深山裡最好的山珍帶到城市,讓大山裡的農民增收。」趙海伶說,未來她會響應國家鄉村振興的號召,發展好家鄉的農產品,在力所能及範圍內,讓震區鄉村更好地邁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