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夷山朱熹園到福州三坊七巷 八閩文脈,為有源頭活水來

【本報綜合報導】「總書記剛剛來過,朱熹園的遊客一下子變得多了很多。」記者走進福建武夷山朱熹園見到工作人員黃世安時,他仍激動不已。
3月22日下午,正在武夷山考察調研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朱熹園,瞭解傳統文化傳承等情況。

遊客參觀朱熹園。

武夷山朱熹園:朱子理學的「搖籃」
朱熹園又稱武夷精舍,由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創建,是他生活、著書、講學長達四十餘年的地方。如今,這裡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遺產的核心部分,也被譽為朱子理學的「搖籃」。
黃世安告訴記者,朱熹於1183年創建武夷精舍,在此講學8年,完成《易學啟蒙》《小學》《孝經刊誤》等著作。朱熹修訂完成並付諸刊刻《四書章句集注》,標誌著朱子文化集大成的理學體系的成熟。
朱熹被稱為孔孟以來儒學的集大成者。他著力推廣「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使新儒學得到了最大範圍的傳播,極大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朱熹園用文字、圖片、實物介紹了朱熹的生平,也介紹了他的學說貫通古今、遠播海外的盛況。
一路往裡走,到最裡面一間屋舍,轉身背面的牆上有這樣一句話——「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2018年,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便引用了代表朱熹「民本思想」的這句朱子名言。
「總書記邊走、邊看、邊談。」黃世安說,總書記強調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其中的精華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福建武夷山朱熹園門口的朱熹雕塑。

福州三坊七巷:一條街,半部中國近代史
坐落在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是目前中國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被稱為「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一大批對中國近現代史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從這裡走出,因而有「三坊七巷一條街,半部中國近代史」之說。
24日下午,正在福建省福州市考察調研的習近平來到三坊七巷,瞭解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情況。早在1991年,習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間就召開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推動制定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條例和保護規劃,有力促進了城市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工作。
「總書記對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非常關注。」接受記者採訪的福州古厝保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嚴濤說,三坊七巷實際上就是在總書記手上啟動了保護和修復的序幕;此次來三坊七巷,總書記強調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
目前,福州古厝保護開發集團計劃從三個方面著手進行三坊七巷的保護提昇:一是歷史文化遺產本體的保護修復,規劃先行、科學保護,保護三坊七巷的傳統肌理;二是挖掘建築背後的名人故事;三是把建築活化利用起來,讓更多的民眾瞭解古建築,瞭解福州的歷史和文脈。
從三坊七巷「中軸線」南後街步入郎官巷,沿著青石板路往東百餘米,就是嚴復故居。「總書記對嚴復非常瞭解。」陪同習近平參觀嚴復故居的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陳亮說,在交流互動中,他深感「對於嚴復,無論是作為啟蒙思想家還是翻譯家、教育家,總書記都非常熟悉」。
1997年,在「嚴復與中國近代化」學術研討會上,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曾為嚴復題詞「嚴謹治學,首倡變革,追求真理,愛國興邦」。這16個字,如今寫在嚴復故居的牆上。
2001年,習近平主編了《科學與愛國——嚴復思想新探》一書。在這本書的序言中,習近平稱讚嚴復「高舉科學與愛國兩面大旗」,認為「時至今日,嚴復的科學與愛國思想仍不過時」。
「總書記對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一向非常重視,是一以貫之的。」陳亮對記者說,「三坊七巷是城市面向全世界各地遊客展示的品牌和窗口,應處理好古與今、保與用的關係,永續傳承下去。」

朱熹園的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