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福建武夷山 邁向高質量生態發展

【本報綜合報導】一場春雨過後,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地——福建武夷山的空氣更為滋潤清爽。
3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赴福建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他先後來到南平市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朱熹園,瞭解生態文明建設、茶產業發展和傳統文化傳承等情況。

遊客在武夷山國家公園遊玩。

用科技之眼看護碧水丹山

23日下午,中新社記者走進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大屏幕上,武夷山國家公園範圍內的生態環境、生物資源、巡護執法、林業有害生物、森林覆蓋率等信息,一目瞭然。
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是武夷山國家公園的「智慧大腦」,綜合運用互聯網、物聯網、衛星遙感等信息技術,通過大數據採集和分析,可以實時掌握當日入園人數,監測預警水質、大氣、森林防火等情況。
該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傳統森林巡護依靠人工分散作業,隨意性大,對護林人員監管難,護林效果不佳;武夷山國家公園推進森林資源管護智慧化轉型,構建天空地人一體化管護體系,打破數據孤島,第一時間對森林資源變化情況進行預警,並作出響應,用科技之眼看護碧水丹山。
武夷山2016年6月被列入中國首批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成為目前中國唯一一個在世界雙遺產地建立的國家公園。經過4年多的努力,武夷山國家公園已圓滿完成了各項試點任務,森林植被原真性、完整性得到加強,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6.72%;新發現雨神角蟾、福建天麻兩大物種;地表水、大氣、森林土壤各項指標均達國家一級優標準。
武夷山市委常委、副市長,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吳偉22日下午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了當地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吳偉接受記者採訪時講道,總書記聽到新發現雨神角蟾、福建天麻兩大物種等新進展時,叮囑我們一定要保護好綠水青山。「一定要把綠水青山保護好,進一步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全面邁向綠色高質量發展。」

福建南平武夷山朱熹園。

以生態種植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產自武夷山的武夷岩茶是中國傳統名茶,受益於綠水青山的良好環境,近十年來取得長足發展,促進了產業增效,帶動了茶農增收,被列入中國首批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三月的燕子窠生態茶園中,金黃的油菜花連綿成海,花叢間蜂蝶飛舞,春意盎然、美不勝收。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武夷岩茶核心產區的千畝燕子窠生態茶園察看春茶長勢,瞭解當地茶產業發展情況。
陪同習近平總書記參觀茶園的科技特派員、福建農林大學根系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廖紅教授告訴記者,總書記聽說近年來在科技特派員團隊指導下,茶園突出生態種植,提高了茶葉品質,帶動了茶農增收,十分高興。
自2017年開始,廖紅教授團隊與燕子窠生態茶園合作,嘗試在茶園套種大豆、油菜,利用大豆生物固氮效果作為「綠肥」,油菜開花後就地回田,補給土壤磷和鉀。正在茶園中鬆土的燕子窠基地負責人楊文春對記者說,農藥化肥使用減少,而茶葉品質、效益雙雙提昇,這種「生態差價」帶來的「市場優勢」,讓廣大茶農們有了新「盼頭」。
至今,武夷山生態茶園示範面積累計超3萬畝,為福建省生態種植提供了可推廣可複製的解決方案。廖紅說,生態茶園發展的試驗不僅解決了過量施用化肥導致的土壤退化問題,又通過將農作物改造成「綠肥」保住了土壤的養分,達到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總書記囑咐我們,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福建是中國最「綠」的省份,從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到生態省建設,從全國首個省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到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從未停歇。統計顯示,福建森林覆蓋率達66.8%,連續42年保持全國第一;12條主要河流Ⅰ-Ⅲ類優良水質比例達97.9%,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4.5個百分點;所有設區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98.8%,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1.8個百分點,PM2.5年均濃度每立方米20微克,優於歐盟標準。
「十四五」開局,福建正加速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推動建設美麗中國示範區,讓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更綠更亮。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