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深高鐵提速 福建「擁抱」粵港澳大灣區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鐵路部門通報,廈(門)深(圳)高鐵將於4月10日起實現達標提質,廈深兩地最快旅行時間壓縮至2.5小時,推出定期票、計次票等新型票制產品,實施靈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場化票價機制。
經濟專家2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廈深高鐵的提速,將推動福建進一步「擁抱」粵港澳大灣區的廣闊機遇。
廈深高鐵連接廈門、潮州、汕頭、深圳等沿海重要城市,全長514公里,2013年開通運營以來,客流需求旺盛,人員往來密集。鐵路部門稱,為進一步發揮高鐵輻射帶動作用、提高運行品質,2019年以來,鐵路部門開展了廈深高鐵達標提質工作,已具備按時速250公里運行的條件。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福建發展帶來新機遇。」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教授指出,依託沿海鐵路、高等級公路和重要港口,推動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加速流動,實現粵港澳大灣區與福建沿海城市群和北部灣城市群聯動發展。
去年,福建實際利用港澳資24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7%。其中,香港繼續位居福建第一大外資來源地。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福建將積極對接京津冀、長三角、泛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用好省際合作平台,提高閩貨市場佔有率,開拓大市場。
目前,福建多個與廣東毗鄰的地市已明確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龍岩市提出,更寬領域、更大範圍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積極承接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優質產業轉移,高水平推動廈(門)龍(巖)合作區等山海協作共建。廈門市提出,積極對接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黃茂興建議,福建應從政策、產業、經貿及科技創新等四個方面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的互動協作。政策方面要全面梳理福建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狀況,明確合作領域和項目;產業方面應主動承接、吸納粵港澳大灣區高端服務業的輻射和轉移,深度推動金融、物流和旅遊等領域的合作;經貿方面與粵港澳在原有合作的基礎上,取長補短,進一步拓展合作廣度,挖掘合作深度;科技創新方面主動與粵港澳大灣區對接,推動福廈泉科技創新走廊與「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合作,在優化創新佈局、培育和引進創新人才等方面互動協作。
廣東省福建商會會長許明金認為,發揮粵港澳閩籍鄉親血緣天然紐帶的作用。戀祖愛鄉是閩商的基因,在香港有百餘萬閩籍鄉親,在廣東也有近200萬閩籍鄉親。「這些異地閩商,是我們的寶貴財富,要引導粵港澳閩商特別是高技術人才回鄉投資興業。」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基本實現了香港、廣州、深圳三個發展引擎帶動,福建正進一步發展城市群。許明金說,加強城市間的優勢互補、多方共贏,以城市群的帶動,增強經濟抵禦風險的能力,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第一動力」。許明金指出,深圳現已吸引了一批香港高校科研項目、香港青年創新創業項目進駐,還設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在珠海橫琴有澳門大學珠海校區等;產學研合作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引擎。福建可在福州、廈門、泉州等地加強大學城建設,引進粵港澳大灣區高校教育資源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