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教育35 三教五育樹成林論壇獲廣大迴響

慈濟教育志業35週年慶,10月13日在臺北市國家圖書館舉辦「三教五育樹成林」論壇,展現「言教、身教、境教」的成果,及「德、智、體、群、美」五育的成效,教育部鄭英耀部長、政務次長葉丙成、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環境部彭啟明部長等政府官員及教育界人士共襄盛舉。
教育部部長鄭英耀祝福表示,慈濟教育志業源自於證嚴上人的大慈悲心,除了照顧偏鄉,自弱勢族群開始,乃至於社會不同地區的國家民族,帶給需要的人希望。

開幕式,來自慈大原住民學生和慈大手語團隊,帶來極富東部風情與慈濟創校精神的歌曲。

開幕式,來自慈大原住民學生和慈大手語團隊,從慈濟大學校歌到排灣族歌手阿爆的《Thank You》,最終融入布農族古調的《美麗晨曦》,帶來極富東部風情與慈濟創校精神的歌曲,融合在地與服務感恩的精神。
慈濟基金會林碧玉副總執行長致詞表示,感恩社會各界對慈濟教育的支持,全球慈濟人跟隨著上人的理念,在全球需要的地方援建超過256所學校,台灣有78所學校,包括在九二一地震,上人不忍心災區學子教育中斷,因此援助超過50間學校希望工程重建,林副總進一步指出,慈濟教育將繼續在需要的地方發光發亮,培育具慈悲關懷,國際素養,守護生命守護愛的人才。

教育部鄭英耀部長、政務次長葉丙成、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環境部彭啟明部長等政府官員及教育界人士共襄盛舉。

與慈濟因緣深厚的環境部彭啟明部長示,追求短小輕薄的時代,重返教育的本質,希望繼續發揮教育的強大力量,才能落實解決未來環境的問題。慈濟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表示,慈濟教育以生命、美學、典範、服務、生活、品德教育的人文精神,樹立人品典範的本質,為人類文史留芳。就以慈濟學校服儀、威儀、禮儀生活教育,品德、品質、品味的行為準則,培育具有學養、教養、修養的專業素養靜思。


精舍德修師父感恩勉勵,慈濟教育強調先成人再成才,老師就像是掘井人一樣任重道遠,要帶著學生從學到覺,啟發學子走在道理的正軌上,啟發學子心中的愛與善,看到這個世界需要,關懷社會無私的付出,並期待教育達到淨化人心的功能。教育是希望工程,捨我其誰,在座每個人都是掘井人,產生永無止盡的希望和力量。
慈濟教育志業始於1989年,由證嚴法師創立慈濟護專,接著開辦慈濟醫學院、慈大附屬中小學、台南慈濟中學,迄今已35年,現已成為包含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及研究所的完整教育體系。

王本榮執行長表示,慈濟教育以生命、美學、典範、服務、生活、品德教育的人文精神
教育部部長鄭英耀祝福表示,慈濟教育志業源自於證嚴上人的大慈悲心
慈大張麗芬主任分享,慈濟大學的服務學習是利他與付出影響力的最佳典範

慈濟教育志業不僅在台灣,至今已擴及海外10個國家。此次論壇分為五大主題,包括:

一、「志為護理」:由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蔡淑鳳分享「前瞻護理政策」,慈濟大學護理學院院長彭台珠分享「慈濟護理沿革」,並由校友現任門諾醫院副院長林雅蘋,與花蓮慈院護理部副主任王琬詳分享,他們當年在慈濟教育的經歷與現今的影響。

楊仁宏教授分享台灣醫學教育的趨勢與展望

二、「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培育良醫」:探討了台灣醫學教育的趨勢與挑戰。楊宏仁教授指出,面對高齡化、少子化和氣候危機,醫學教育正從傳統的專科分科走向跨領域、團隊合作的整合型醫療服務。現代醫學教育著重培養醫師的六大核心能力,包括病人照顧、醫學知識、學習成長、人際關係與溝通、專業素養和臨床工作。人工智慧的運用也將影響未來的醫學教育。慈濟大學副校長陳宗鷹分享「傳承醫道育良醫」,強調慈濟源自慈善,結合慈善、醫療、教育與人文四大志業,培養專業人才。

慈大陳宗鷹副校長分享分享「傳承醫道育良醫

三、「慈濟無語良師模擬醫學」:分享的醫學會醫師,對於慈濟能夠成立無語良師模擬醫學中心平臺,並提供醫學界的醫師精進學習手術的術式給予非常大的肯定。也認為一個醫師的養成不是只有技術的成長與精進,更重要包含對生命的尊重。而無語良師們無所求地只為了提升醫療的技術是一種利他的行為,這樣的環境是應該格外珍惜的。慈濟大體解剖及模擬手術的「無語良師」,是醫學教育的創舉,「模擬手術」則是開創醫學的新紀元。證嚴上人說:「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開創國內遺體捐贈風氣。而慈濟大學數十年來對無語良師的感恩與尊重,深獲家屬及社會大眾肯定,目前已有超過四萬五千人簽署大體志願捐贈同意書。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自2010年起迄今,已有39個醫學會,一萬二千多位醫師參加,海內外41所大學、1701位醫學生參與模擬術式,不僅提高手術的安全性,也提升醫師對手術熟練度,更是造福無數病患。

「慈濟無語良師模擬醫學」邀請七個醫學會醫師分享模擬手術的影響

四、「品德教育與幸福人生」:邀請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慈大附中校長李玲惠、泰國清邁學校駐校代表黃雅純,以及臺中大勇國小的張珮鳳教師等專家學者,分享了對品德教育的見解。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探討「以思辨為本的新時代品德教育」,強調傳統依賴背誦與權威的教育方式無法應對未來的挑戰。他主張品德教育應透過思辨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幫助他們在變動世界中實踐個人價值。

政務次長葉丙成
精舍德修師父感恩勉勵,慈濟教育強調先成人再成才,老師就像是掘井人一樣任重道遠
環境部長彭啟明呼籲:「保護大地,須從建設人心開始!」
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前理事長鮑卓倫
臺南慈中姚校長感恩環境部彭啟明部長、臺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所葉欣誠教授

五、「新世代環境教育永續發展」:邀請環境部部長、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如何透過教育應對氣候變遷對未來世代的影響以及服務學習的影響力。環境部長彭啟明指出,氣候變遷對未來世代生存與發展構成重大威脅,並強調人為因素是全球暖化的主因,培養學生對環境問題的敏感度與責任感至關重要。他呼籲:「保護大地,須從建設人心開始!」
慈濟教育志業,35年來培育多元領域不同人才,不只在台灣,在全世界相信會看到更多慈濟人才的貢獻。三十五隻是一座化成,未來會更努力往前邁 持續做對的教育,做對的事,教出更多更棒的學生為社會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