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豐原三區入經藏 化演繹為生命大力量

由中彰投港苗等地區慈濟志工參與演繹的《無量義 法髓頌》,即將在7月28日至30日於彰化體育館正式登場。各社區的慈濟人莫不抓緊時間練習,其中有的是全家人都加入,有的是邀約自己的先生或朋友參加。有的在演繹當中,增加了家人之間的情感,有的則在演繹當中,重新拾回生活的重心。
志工林秋美說,她未接觸慈濟之前,處世欠缺智慧,和先生經常為了一些事情吵架、鬥氣,經常暗自哭泣、憤怒爆氣。孩子們看到媽媽走不出執拗,就用上人的法語及所學的靜思語來勸慰媽媽,請媽媽「不要我執」,包容、善解爸爸的想法。
兩個孩子一路從兒童班到青少年班,也曾參與幾次歲末祝福,更是靜思鼓隊的鼓兒。
志工高孟穗看到林秋美母子三人的投入,鼓勵林秋美參加志工培訓;志工陳慧珍也帶領她四處去訪視。林秋美非常感恩遇見這群「生命中的貴人」,讓他們原本瀕臨崩潰的家庭,因跟隨上人的法,重現溫暖,終於在2020年培訓、受證。
人生禍福難料,林宏銘在前年(2021年)發現罹患食道癌。病情日益加重,使得林秋美在參與活動時,心中總是掛念與不安,於是找很多理由推託邀約。林宏銘跟林秋美說:「慈濟人要誠正信實,妳如果再找理由推託,乾脆把制服全部丟棄好了!」
先生的體貼與鼓勵,讓林秋美感到慚愧又感動。她心想,自己必須更加精進,才能回報先生的用心。去年(2022年)端午節,正是COVID-19疫情正嚴峻的時候,林宏銘不敵病魔辭世。
林秋美在頓失依靠的情況下,才明白往日的吵吵嚷嚷,是多麼無明!這也讓她深深體會到上人說的,「人生最大的懲罰是後悔!」她後悔不知惜福,等到失去了,才知道悔之晚矣!
孩子長大後會有自己的天地,最讓先生不放心的是,林秋美日後要依靠什麼?所以他最後的遺願,就是交代他們母子三人,務必跟著上人腳步,走菩薩道。
林秋美一直期待孩子們,也能成為手心向下之人,為他人伸出愛的援手,而這兩個孩子也沒讓她失望。林炳豫在參加歲末祝福時,看到《慈濟大藏經》的畫面,深受感動,決定想要助人,而在今年參加培訓。第二個孩子林義翔也已讀大四了,他們都把握因緣,參加《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母子三人同時深入經藏,走入佛陀說法的境地,洗滌煩惱無明。他們要把這分祝福,送給最親愛的爸爸,也讓爸爸看到他們三人,在慈濟法親的陪伴下,走出失去他的痛,讓他知道,「我們都會努力成為慈濟人。」


志工陳姿燕在年初報名參加演繹時,就已計畫五月份的婚期了。她覺得這是難得的因緣,於是邀請先生一起入經藏。先生雖然不是慈濟志工,但是他非常認同陳姿燕參與慈濟活動,也支持她在菩薩道上精進。
(2023年)5月20日當天,是他們新婚的日子,正巧必須到後裡聯絡處參加綵排。陳姿燕夫妻不願錯過任何一個練習的機會,在辦完終身大事後,兩人隨即脫下婚紗,換上演繹制服,趕到後裡參加練習。
志工們在中場休息時,才得知他們的喜訊。大家臨時起意,拿起螢光棒,把自己化為小小的螢火蟲,將微光聚集,祝福這對新人。現場一片喜氣洋洋,為入經藏演練增添歡樂的氣氛。
「積福植善,是我們最好的結婚禮物。」陳姿燕既驚喜又感動地說:「這是我們收到最難忘,也是最難得的結婚大禮,非常感恩法親們的祝福。」雖然直到晚上十一點多,他們才能回到臺中愛的小窩,但是心中卻充滿法喜與感動。對他們來說,這次的經藏演繹,將是他們人生中最難得、最美好的回憶。
志工傅玉玲的全家人,都參加了經藏演繹。先生康明輝、女兒康淨庭在演繹區;兒子康閎凱、媳婦賴宣宣和她自己,以及姊姊傅玉美都在大愛之光區。家人都跟著一起入經藏,讓傅玉玲感到無上的歡喜。這都得之於她多年來對慈濟志業的堅毅與付出,看在家人眼中,也跟著對慈濟產生認同。
全家人一起入經藏,情感也在當中持續升溫。他們回家後,互相分享演練中的歡喜,也彼此鼓勵、打氣。他們有共同的心願,如果再有好因緣,還要全家人一起參加。
除了邀約家人,傅玉玲更進而邀約社區志工黃秀香、劉秀蘭和劉秀珠,一起報名入經藏。家人、朋友一起深入經藏,難怪傅玉玲臉上,始終掛著幸福的微笑。
志工溫雪芬和高永郎夫妻,都是慈濟志工,兩人一直都是承擔香積。每次的勤務,兒子高振庭和媳婦江宜謹也會幫忙。溫雪芬估計數量後列出清單,兒子和媳婦都會幫忙張羅備齊。他們協助載運龐大的食材,因此和同社區的志工,早就結下好因緣。
高振庭、江宜謹都曾參加慈濟在2011年舉辦的《慈悲三昧水懺》演繹,難怪溫雪芬會笑著說:「他們都被操過兵了啦!所以不用遊說,這次就自動報名參加演繹,而且也都很歡喜。」
志工陳麗緗開設「巧藝班」教學,每次參加慈濟活動,她總是用手機拍下照片、影片,和學員分享。她善巧運用這個方法,邀約學員參與活動,從中瞭解慈濟。
陳麗緗邀約巧藝班學員張彗端,和媳婦蘇靖媛也來跟著她入經藏。其他比較忙的學員,以及自己的先生尤森睿,則鼓勵他們參與大愛之光區。
婆媳二人歡喜入經藏,不僅認真參加綵排,回家也互相切磋、努力複習。這分喜悅,讓陳麗緗與媳婦的情感增溫,也讓這個家庭充滿和樂的氛圍。

撰文者:陳碧卿 攝影者:李彥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