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家萓、王碧霞/照片:許榮輝
早期台灣醫學教育遺體來源極度匱乏,多是受刑犯或路倒無名屍,是許多醫學生不堪回首的記憶,1994年慈濟醫學院成立後教導學生要尊敬大體老師,甚至開發出人文典禮,獲得社會大眾信任,但曾幾何時,與大體老師的學習過程,變成了醫學生甚至是醫師找回學醫助人初衷的重要課程。慈濟大學簽署志願捐贈人數已超過4萬1千人,因為捐贈人數多,進而開發了模擬手術課程給即將進入臨床的醫學生、專科醫師,和醫學會的進階訓練課程。
慈濟大學於4月17日到21日舉辦2023年4月模擬手術課程,包括台灣疼痛/肌肉骨骼神經超音波、小兒耳鼻喉科、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醫學會,共有來自60家醫院,133位醫師參加。八位無語良師為劉奕廷老師、鄭吳玉英老師、趙明治老師、張細招老師、 張秉正老師、何彌昌老師、張坤元老師、李麗月老師。
感恩追思典禮上,慈濟大學醫學系陳新源主任致詞表示,外科醫師養成,除了書本知識外,最重要是手把手的教導與經驗傳承,感恩無語良師的付出,讓醫師們可以在老師身上學習,透過這樣由外到內毫無保留的學習,回到臨床時便可以讓病人能夠得到更好的照護。
臺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曾堯麟理事長說:「七年來臺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約有八分之一學員曾經接受模擬手術課程的洗禮,也希望這樣的學習可以持續下去,成為一個傳統。代表學會感謝無語良師及家屬們的愛心及善念,但你們的愛心及善念絕對不會被遺棄,因為這些未來臺灣醫療的生力軍,將會把你們的善念應用在未來臨床工作上,讓所有的病人都可以得到最好的照顧。 」
何彌昌老師是慈濟大學解剖學科何翰蓁老師的父親,他和妻子張淑娥很喜歡聽上人講經,早在慈濟醫學院剛成立時,張淑娥就曾向女兒提及想要捐贈大體,但當時還在他校擔任助教的何翰蓁老師,因為不認同台灣早期對待大體老師的方法而沒有同意。2003年何老師到慈濟大學解剖學科任教,並於2016年出版「我的十堂大體解剖課」,將人體解剖與慈大課堂上發生的溫馨故事與讀者分享,父母親再度詢問是否可以捐贈大體,何翰蓁老師知道學校對無語良師的尊重,親自拿同意書給他們簽名。
何彌昌老師因為家境清苦又身為長子,為了扛起經濟,辭去老師工作,從事工程相關,憶起父親,何翰蓁老師忍不住哽咽說:「父親第一個工作是老師,他很喜歡當老師,家人都很開心他最後又成為了老師。」何翰蓁老師表示,很放心將父親交給慈濟大學,因為知道父親會被好好對待,當解剖老師時非常感謝家屬願意成就這一切,現在更能感受到學校安排的人文典禮,真的做到讓生者心安。
張細招老師的兒子胡家祥表示,母親在擔任慈院的志工時,看到病患受到病痛的折磨,就發願往生後要捐贈大體,希望對醫學有一點點幫助。她經過了好幾次與家人的溝通,讓大家確實了解到她的心願。這次家人一起來送別母親,胡家祥說:「學校舉辦了這麼隆重的典禮,這一趟我們是值得的。」
參與此次課程的臺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楊智鈞主任說,慈濟模擬手術課程的成熟度以及規模,是全世界獨一無二,同時也是難以複製。由於大家的大愛精神,課程才能夠持續舉辦,幫助外科臨床醫師們在臺灣艱困的手術訓練環境裡,仍然有成長的機會,能夠把在慈濟模擬手術課程所學到的技術、對人文的關懷及對慈濟文化的認同,帶回到臨床工作之中,幫助更多的病人。醫學會的醫師們合唱感恩的心,表達無語良師感謝之意。醫學系陳新源主任代表學校頒發感恩紀念牌給每一位家屬,感謝他們成全家人的心願。
無語良師的生命並沒有停止,而是藉由醫學生和醫師生生不息。也正因為慈濟大學獨特的人文教學,讓家屬願意把至親交給學校,將華人傳統入土為安的觀念,轉化成為「化無用為大用」的無語良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