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閩南 | 刺桐古城多名人,植樹留史添美名

3月12日是植樹節,說到植樹,不由得讓人想起泉州這座千年城市的別稱——“刺桐城”,想起了泉州的市花——“刺桐花”,想起了“刺桐港”。可以說,刺桐樹,走過了上千年,見證了泉州的歷史變遷。而宋、元時期,泉州更以“刺桐城”之名聞名海內外。而這些,相傳是緣于五代時節度使留從效擴建泉州城郭、環城遍植刺桐樹而得。
除了刺桐樹,泉州還有不少樹木與泉州名人相關,如開閩王王審知與南安雪峰寺下的柳杉,如蔡襄與洛陽橋邊的松樹,如朱熹與“小山叢竹書院”的竹林等。
 
本期《最閩南》,我們就一起來講講那些名人與樹的故事,並借此倡導植樹、倡導環保,倡導建設一個生態文明之城。
01
留從效 遍植刺桐留美名
來自湖北的遊客陳小姐因為看了紀錄片《重返刺桐城》,特意來泉旅遊。
 
剛踏上泉州,她就被北江濱公園一排排怒放的“刺桐花”震撼到了。“感覺宋代審美應當是淡雅的,而刺桐花卻是如此的濃烈。站在樹下,想像著當年,滿城火紅,該是何等的壯觀!”
 
這種壯觀,宋代泉州人呂造有詩雲:“閩海雲霞繞刺桐,往年城廓為誰封?”
 
據《泉州府志》載,南唐保大年間,留從效任清源軍節度使時,為保境安民,規劃拓建泉州城。在拓城建城的同時,在唐末盛行栽種刺桐樹的基礎上,再次環城遍植刺桐樹,泉州城遂稱刺桐城。它的寓意是:紅紅火火、吉祥富貴。
 
老泉州人陳先生回憶道,十多年前,開元寺的刺桐樹還有很多,寺廟內外有近百棵。大概2006年,發現寺內的刺桐樹遭遇蟲害,想了各種辦法都沒搶救成功,到2008年前後,寺廟內的刺桐樹陸續死亡並被移走,連古船陳列館門口那棵300多年樹齡的“刺桐王”也未能倖免。陳先生說,每逢刺桐花開的時候,都是紅彤彤的一片,如紅霞纏繞,非常壯觀。
 
他介紹了可以觀賞刺桐花的地點:“刺桐路,泉州市區唯一一條以刺桐命名的道路,有一些刺桐樹,但並不顯眼,它們大多種植在人行道旁,有大有小。出刺桐路沿東湖街前行,經過東街,直到西街街口,泉州影劇院外,可看到一排刺桐樹。在義全街拐向金山方向的路旁,也有幾棵。江濱北路、豐海路也種了一些刺桐樹。要觀看成片的刺桐樹得屬公園最多,包括刺桐公園、東湖公園、西湖公園、濱海公園、芳草園、中山公園等。泉州晚報社《空中看泉州》拍攝的北濱江公園筍浯園,最近一段時間是花開期,很多市民都會前往賞花拍照。”
 
“聞得鄉人說刺桐,葉先花發卜年豐。我今到此憂民切,只愛青青不愛紅。”“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東西塔對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不管是餘光中《洛陽橋》中的刺桐花,還是宋時作為廉訪使到泉州的丁渭對刺桐的詠歎,都印證著刺桐樹對這座千年古城的意義——美,而且獨特。
02
蔡襄 百里植松搖清風
出了“海曲春深滿郡霞”刺桐花海,則如何?依然是綠蓋當頭濃郁蔥蔥。這回的主角,是蔡襄種在洛陽橋的松樹。
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著作家和書法家,他在至和、嘉祐間(1054-1063年)兩度出知泉州。治泉期間,美政甚多,最為突出的是倡建洛陽橋。建洛陽橋後,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形成了一條自福州至泉、漳,綿延南北的林蔭大道。樹木長成後,既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庇護過往的客商,使得人們免受炎日曝曬之苦。深受感動的老百姓用歌謠感念這位造福一方的賢官:“夾道松、夾道松,問誰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萬古搖清風。”

趁著春光,我們來到洛陽橋,試圖找尋當初之印跡。

上個世紀90年代參與過洛陽橋保護修繕工作的劉振聲從小生活在洛陽橋旁,對洛陽橋有著特殊的情感,每次上橋就像看望老朋友。

 

洛陽橋上的榕樹(吳嘉曉 攝)

“蔡襄祠前面這條路在北宋時期就是一條官道,是否真的有種植700裡松樹不是很清楚,但現在還是有零星幾棵。”我們看到,橋上遊人如織。此時正值匱水期,橋兩側都是淤泥,小船散落於淤泥之上,直到橋中段才可見水。茂密的紅樹林在橋兩側的河岸邊灘塗上延伸,鬱鬱蔥蔥,幾與天相接。讓人矚目的是橋中亭邊幾棵巨大的古榕樹,人們在亭中樹下閑坐,好生熱鬧。再往橋北走,有蔡襄人身像雕塑,旁邊步行道種有鳳凰花、三角梅,也有松樹。據學者研究,因為方言的原因,當年蔡襄種植的松樹可能為榕樹。不管歷史如何,蔡襄對植樹的熱衷卻已流傳千古。

蔡襄除了倡導植樹,他還研究怎麼種樹。《荔枝譜》《茶錄》就是他的傑作。

《荔枝譜》裡,他記載了泉州的荔枝。當時採用的多是一種“紅鹽”醃制手法——用鹽梅鹵泡扶桑花成紅漿,再將荔枝放入浸泡後曬乾。以鮮豔的扶桑花入泡,大約是為了保持荔枝外皮的紅顏色。據說經此辦法製成的荔枝酸中有甜,能保存三四年不壞。“荔枝製成幹品後,水浮陸轉,收入京師,外至北戎西夏,舟行新羅、日本、琉球、大食(阿拉伯)之屬,莫不愛好。”

03
朱熹 建亭種竹顯儒雅
在泉州,愛自然、愛樹植樹的名人,朱熹也是其中之一。
 
他在泉州同安縣主簿任上,就第一時間在縣衙裡栽下一株榔榆樹,被後人譽為“群莢樹”。而讓泉州人津津樂道的“小山叢竹書院”的竹林,則留下了太多儒風文脈。“種竹建亭,講學其中。”1000多年前,小山叢竹想必是茂林修竹、群賢畢至之雅所;1000多年後,修復後的“小山叢竹”綠植環繞,翠竹片片,可窺見泉州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這樣的名人故事還有不少:泉州開元寺黃守恭之于古桑樹、純信大師之于菩提樹,加之那滿城的樹木:芒果、三角梅、合歡、扶桑、鳳凰木、龍眼、柳樹、月季、木棉……無論是名人雅士還是平民百姓,無論是豔麗濃烈的還是青蔥淡雅的,它們都將與這座古老的城市相互融合,相互映襯,開出更美的“城市之花”!
 
作者 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