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湖閒話】許清坤的妙想 /李伯元

許清坤由市府基層幹部出身,因為努力和偶然,他頗多歷練,當了秘書長,輔佐兩任市長之後屆齡退休,他蒐集很多資料,對地方建設和發展,有「篤實」的見解,而非「天馬行空」,所以對市政有興趣的人,很喜歡請教這位「市政達人」。
許清坤天庭飽滿精明能幹,由基層出身升到了區長,李進勇市長任內,由四位區長中推選一位升任民政局長,結果其他三位區長都推他出任,決定後,市長請他們吃海鮮,許清坤意外地當了民政局長。許財利當市長時,請他轉任有人爭取的建設局長,他本非此項專才,又意外地當了建設局長。
許清坤有很多妙想,例如為增加基隆嶼的特色,在島上種植百合花,竟然成功。他建議在西岸山坡上比照「好萊塢」設置「KEELUNG」地標,繼任的蔡文麟局長予以完成。
有些妙想,在他任內無法實現,例如他想在長榮桂冠和麗榮皇冠兩大樓間,運用樓差,做一彩虹橋,必成觀光景點。他在重要議題上,也有他的想法:
1、基隆捷運,只到八堵,八基這一段困難重重,目前可將台鐵捷運化,加開班次,上下班時間,為基北間通車族方便,可加開基隆直達台北的班次(前立委謝國樑早有爭取,效果甚佳)。致於捷運由八堵到基隆,為無法和台鐵共構,長遠計劃,恐要在七堵到八堵間就得地下化,穿越基隆河,直到基隆市區,目前看來仍夜長夢多,不過可考慮為長遠可行的計劃。
2、基隆市不能邊緣化,基隆市的前途?北北基合併為大都會,基隆市有如東京都中的東京市,或是恢復中元祭時「金雞貂石」的北海市,併汐止為大台北市、如今台灣已有六都,基隆想將鄰近的新北市的區域併入,也非「一廂情願」可成的,但是無論如何,基隆為歷史悠久的國際港市,必須不降低現在的都市層級,中央在取消港工捐後,如何挹注基隆的建設經費,使基隆仍為台灣頭的一顆閃亮的明珠,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