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北岸經發區匯聚民企力量 共奏富民樂章

【本報綜合報導】今年以來,福建省莆田北岸經濟開發區東仙社區的南普陀山景區累計接待了約113000名遊客,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
就在幾年前,地理位置偏遠、交通極度不便等因素還限制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村民守著自然風光,增產增收卻非常困難。2015年起,莆田市北岸經開區黨工委統戰部、工商聯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充分發掘民企、鄉賢力量,共同奏響「富民樂章」。
掛鉤東仙社區以來,廣東省高要市白土鎮工業園將軍陶瓷有限公司經過多次實地調研,挖掘該社區具有獨特的山海地理和祈夢文化,制定依靠旅遊業來東仙「斬斷貧根」的發展計劃。
該公司先後投資400多萬元,加大景區建設和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紫霄洞景區保護性施工項目,將東仙「祈夢文化」「佛教文化」融入其中,打造「普陀山」綜合景區,幫助40餘名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經過多年不間斷的幫扶,東仙社區完成了從組織渙散的貧困村到美麗鄉村、從產業空白到「文旅+農業+黨建」等融合發展的特色村的蛻變。
東仙社區依托企業產業幫扶打贏「翻身仗」的故事並非個例。
近年來,莆田市北岸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統戰部、工商聯通過創新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推動民營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成立「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區鎮村三級精準扶貧工作的組織管理體系,組織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參與到產業幫扶、就業幫扶、公益幫扶等多種幫扶模式中,指導企業有針對性制定幫扶村居(社區)措施,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莆田市山亭鎮山亭社區全村千畝土地,絕大多數是一家一戶分散搞傳統農業,效益低下,不少土地撂荒了。
「要把農民組織起來,也要把土地『組織』起來。」山西省太原市莆田商會陳德鑾說,通過對點幫扶,「沉睡的土地」得以喚醒,新的經濟形態開始孕育和活躍起來。
據瞭解,山西省太原市莆田商會共整合土地面積約50多畝,由社區集體牽頭,通過招商引資、村民入股聯營等形式,經營四季盆景、名樹、花圃等,村集體收入每年可達300多萬元。
北京湄洲灣北岸企業商會、天通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結對幫扶東埔社區;太倉市莆田商會對接港裡村;莆田市九龍谷綜合發展有限公司對接東埔鎮何山村……截至目前,莆田市北岸經開區企業家累計實施幫扶項目11個,已落實幫扶資金143萬元,幫助3個貧困村走上鄉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