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已是十月,南國仍然暑氣未消。走在福州的大街小巷,綠蔭如蓋的榕樹之下,總能看到在此消暑的老老少少。對於福州人來說,榕樹既是一張極具底蘊的城市名片,更是一種可親可近的綠色鄉愁。
榕樹,是來自福州歷史文化深處的綠樹。北宋時,福州太守張伯玉為扭轉城區的旱澇和酷熱,號令「編戶植榕」,多年後綠蔭滿城、「暑不張蓋」,「榕城」之名遂傳播四方。千百年來,「榕城」福州一直在書寫知榕、護榕、愛榕的故事。
榕樹根系發達、適應性強,生長速度較快,常常可以穿墻裂石,在形成奇特景觀的同時,也可能影響到路面和地下管網安全。一度,福州出現過還要不要種榕樹、在哪裡種榕樹等爭議。可貴的是,在城市發展更新過程中,福州市堅持「榕城」底色,想方設法盡最大可能「容樹」。
在福州市主幹道八一七路的南門兜環島旁,滾滾車流中挺立著一株福州「地標榕」。曾任福州市園林規劃設計院院長的退休幹部林焰說,從前要計算福州到外地的距離,都是以南門兜為起點算起。歸來的遊子,到了南門兜,看到大榕樹,就有「到家了」的感覺。
2011年,福州修建地鐵1、2號線換乘站時,設計單位曾提出「先移走南門兜榕樹,待地鐵修好再復植」的方案。一時間,榕樹的去向成了市民熱議的話題。
「按照原先規劃設計的『十字換乘法』,要將古榕重剪後進行移植,3年後再復植,可能對古樹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福州市園林中心工程師劉向國說。
「南門兜古榕承載了很多福州人的鄉愁記憶,寧可換乘路線長,也要保護大榕樹。」地鐵設計單位工程師羅俊全程參與換乘方案設計和討論,「為了古榕不受騰挪傷害,新的換乘方案重新設計了換乘通道。在施工的過程中,還額外注重對榕樹根系的保護。」
在福州,這樣人樹和諧的佳話還有許多。2018年整治白湖亭河道污染時,設計和施工規劃要移除河畔牛道村河岸上的28棵大榕樹。「移樹開道」的消息急壞了村民,家住內河邊上的劉依珠說,「在樹旁生活了50多年,我們和樹已經像家人一樣親近,不希望失去它們。」同時,福州市園林中心相關負責人也和園林專家一道尋求保留大樹的可行性。經過實地走訪和查看,專家建議在水系治理過程中將規劃藍線向西平移6米「為樹繞道」,規劃、建設等部門及項目投資方研究後一致認為此法可行。劉依珠不禁感慨:「平移了河道,留住了大榕樹,我們感覺很暖心。」
目前福州城區主幹道保有榕樹3萬多株,基本每條道路都能看到榕樹。福州市綠化管理處副主任林弓天說,「為減少榕樹根系對路面、墻體和地下管網的影響,近年來園林部門多在大片綠地和公園裡廣植榕樹,既不減少榕樹數量,更讓廣大市民能和榕樹走親走近。」
如今,榕樹已被列入福州市常用園林綠化樹種名錄庫。在福州市區現存的1623株古樹名木中,接近一半是榕樹,其中上千年樹齡的有6株。2016年以來,全市累計投入資金超過540萬元用於保護古樹名木。
林弓天說,下一步,福州將繼續通過信息化管理、掛牌保護、養護復壯等手段呵護古榕,擦亮「榕城」這張傳奇名片,讓「有福之州」永葆榕樹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