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綜合報導】「每隻鵝平均可供使用的白鵝毛不到1片,大約每20隻鵝才能分別用左毛和右毛各製作1個羽毛球」,賴周華說。
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五桂村近千平方米的水泥地上,晾曬著超過1000斤白鵝毛,工作人員不時拿著工具往來翻動。從上空俯瞰,彷彿是有人行走在白茫茫的雪地。在東京奧運會之前,一批批白鵝毛從這裡出發,經過飛機與輪船的十餘日接力抵達東京,最終成為飛揚在奧運賽場上的羽毛球。
四川白鵝毛緣何踏上奧運之旅?據瞭解,東京奧運會羽毛球賽事的所有用球都由日本羽毛球品牌尤尼克斯提供,而位於五桂村的成羽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羽公司)則是尤尼克斯所有大型賽事用球羽毛的供應方。在非賽事週期,成羽公司每個月大約為尤尼克斯提供80萬至100萬片白鵝毛。今年為儲備奧運用球,公司從春節後每月供應量同比增加三成。
「優中選優」,成羽公司總經理賴周華這樣形容運抵達東京奧運賽場的白鵝毛。他說,為保證奧運賽事中羽毛球的穩定性,構成同一羽毛球的16片白鵝毛必須相同方向、相似大小。此外,不同大小羽毛片構成的羽毛球有不同的質量要求,大毛、中毛、小毛分別需要控制在1.9至1.95克、1.86克至1.9克、1.82至1.85克。

為保證白鵝毛的長度與硬度,成羽公司的原毛收購自四川各地生長週期在80至100天的白鵝。收購回廠後,需要經過剪管、清洗、晾曬、烘乾、分左右、成型、分級等9道工序才能出廠,完成從原毛到成品羽毛片的轉變。
為了保證對成型羽毛片的精細劃分,所有分級環節必須在完全杜絕自然光的環境中進行。「我們一般把羽毛分成八級,比如這片羽毛,片形好、顏色潔白,就可以被分為最好的一級。」正在檯燈下工作的村民陳莉今年40歲,原本在成都市區打工,5年前回鄉就業,相對彈性的工作時間讓她既能照顧家裡的老人小孩,也可在農忙時節回家幫忙。
小小白鵝毛的東京奧運之旅遠比想像中複雜。白鵝毛從成都出發坐飛機抵達廈門後,還要進行最後一次篩選。最終祗有60%的白鵝毛能乘船抵達日本尤尼克斯工廠,整個過程需要10至15天。
除了四川白鵝毛,東京奧運會上還有不少賽事用品或用品原材料來源於中國。由11個國家、29名難民組成的難民代表團的服裝,由中華老字號恆源祥製作提供;乒乓球比賽的官方用球「紅雙喜」,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個連續6次為奧運會提供賽事器材的中國品牌。
如今,每年都有8000萬片白鵝毛從青白江區五桂村走向世界,為各類賽事提供40萬打羽毛球。賴周華表示,成羽公司正計劃在五桂村新開4條羽毛球成品生產線,初步預計年產量可達10萬打。「成都國際鐵路港距五桂村祗有20分鐘車程,我們打算依託中歐班列,讓更多四川白鵝毛去歐洲、東南亞等地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