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蔡政府投資戰爭 /傅蘭克

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上週對中美大戰兵推,對美軍付出的代價結論為:損失兩艘載有兵員6,000人的航母、逾20艘戰艦及戰機500多架的,CSIS未具體舉出中方損失,只說美國「慘贏」,但重點是,台灣嚴重遭到摧毀,傷亡難以估計。
CSIS說「慘贏」是不願滅自己威風。中美大戰最大可能是台獨引發,若戰爭結果是台灣幾乎夷為平地,死傷殆盡,則美國的保護完全失敗,更何況本身失去兩艘航母、逾20艘戰艦及戰機 超過5000架戰機,說什麼還「慘贏」?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這項兵推就是告訴美國,千萬不可替台灣出兵打戰,否則後果不堪想像。
這也間接告訴蔡政府,一旦大陸武統,美國要出兵救援的機率為零。這項推演還是雙方「釘孤支」,沒有將雙方可能捲進的盟軍納入。兩強一旦動武,歐洲、亞太、中東、非洲中美各盟邦,也都會捲入,就是世界大戰。美國最近兩年廣約盟邦,已經自知國力不如前,因此拉幫結派圍堵中國大陸。但烏克蘭戰役,美國已經跟北歐洲產生矛盾,卻促成中俄、印俄在經貿上更緊密結合。
蔡政府花大錢拉攏美國政要訪台,成績最斐然的是裴洛西八月訪台,但付出的代價是台海中線消失,美國官方還說風涼話,表示沒必要維持這條界線,解放軍越界也須逼退,似乎對解放軍逼近台灣睜眼閉眼。解放軍在台灣周邊的活動成常態,台灣已經成水煮青蛙,中美關係經裴洛西點火後更趨緊張,取消的軍事對話至今尚未恢復,更使台海危機升高。
最近蔡英文的外長吳釗燮頻頻大外宣,對美國政要訪台大肆宣傳,耀武揚威。大概選舉到了希望藉挑釁大陸引發反中話題,呂秀蓮因此呼籲所有候選人承諾,大家一起「投資和平,避免戰爭」。可謂語重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