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法脈專刊】【證嚴法師說故事】貧者喜捨(下)

如同佛世時代的那對老夫妻,現代社會也有貧者喜捨的實例,緬甸風災後,當地有一對務農的老夫妻,因田裡的稻穀被摧毀,土地又受海水倒灌破壞無法耕種,生活陷入困境,幸而受到慈濟人的幫助,不但度過困境也因此了解因果;這對老夫妻深深覺得:我們過去生因為沒有造福,今生才需要他人幫助,若能捐錢行善助人,就能為自己造福。
這對老夫妻,先生名叫旦昌,年近七十歲,以耕作維生,有二個兒子住在馬來西亞;風災後原本他擔憂沒有穀種可耕作,必須靠兒子寄錢回來維持生活,所幸慈濟人及時出現,給予種子與肥料讓他得以復耕,為此他很感恩。
後來,當慈濟人再度前往當地援助,走進村子時,見到旦昌伯的太太高興地站在家門口,不停地招手,熱情地邀請慈濟人到他們家,慈濟人就隨她走入屋內;一進屋內,看見旦昌伯正恭敬地拿著一封緬甸文寫的信,想要唸卻因哽咽而無法唸出口,於是讓太太代為唸出這封充滿感恩的信。
旦昌伯在信中提到,他從「靜思語」中學到「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的道理,了解到做好事要及時,不能等收成才付出,所以他除了親手獻上感謝信之外,還捐出向人借來的二萬元緬幣,折合新臺幣約六百元,以表示心意。
他說:「等收成時就能還抵借款。」慈濟人不免為他擔心:稻穀尚未成熟又氣候多變,收成前一旦發生什麼事,豈非又令他多了二萬元緬幣的負債?然而他甘願回饋,覺得很歡喜。旦昌伯夫婦,與佛陀時代的那對老夫妻,所面臨的貧窮困境皆相同,奉獻的心也一樣。
我們若不先為人布施,如何啟發人心?若能啟發人人將無形的善念,化為有形的付出,則有形的世間法,即是無形善法的實踐。只要人人能於心中拉長情、擴大愛,將覺有情的精神言行合一,於人間遍撒愛的種子,就能長養一畝畝人間福田。
走入人群弘揚佛法,就是在撒播愛的種子;培養愛的種子,應秉持佛陀所教育的「慈、悲、喜、捨」──以「四無量心」適應現在的環境,才能利益人群。
如同慈濟「教富濟貧」,跨越國界救濟貧困苦難,先將愛的種子撒在人人心中,令其產生無量的大愛,接著再「濟貧教富」,輔導他們能就地救濟,進而再造福他人,甚至跨越到其他國家拔苦予樂,這不就是耕耘人間福田?

 

【靜思法語】當勤精進祛三毒

看到在這樣的疫情影響之下,經濟低迷,天底下生活困難的人,比往年多了很多。也看到了氣候不調和,大水摧毀了農作物,也淹沒掉人住的房屋,這是水大不調,帶給人間的災情。
還有看到大片的森林火災,一燒就是幾個月,這樣不斷在燒著。這是大自然的天災之火?或是人造的星星之火?這麼大片的火,看來真的怵目驚心,不只燒毀大地,也污染空氣。人類必須依賴大地才能生活,當人們所居住的地貌、形態都被破壞,對生存的影響會很大,但是人們卻都不覺不知。

把握人身 與時日競爭

人們不覺得自己渺小,還很自大。心大、貪念大,想將所有的一切貪為己有,取不得,就心起瞋念。因為拿不到、奪不到,一發怒起來,造就了許多人與人之間的爭、鬥。人與人爭奪土地,彼此間又互相鬥爭,結果造成大地受毀傷,人禍也難逃,這都是因為「人」。
天地,有大自然的四大不調;人,心靈有貪瞋癡的欲念難消,這種人與時間、人與空間之間不斷地糾纏不清,都是肇始於人心。空間、時間,本來都是遵循自然法則,人類也應該覺醒,認清這些自然法則。人在世間,勢必要經歷生、老、病,最後也是死,是否想清楚,這時間也不過幾十年!
秒,很短暫,是用飛的,所以分分秒秒,我們都要計較。計較,不是與人、事計較,而是要與時間計較,有計較的心,才能精進。佛陀說,人要與時間競賽,假如能懂得與時間競爭,就是知道「生活」。
人身難得,我們有這個身體在人間生活,又得聞佛法,我們能不與時間競爭嗎?唯有時間能成就一切,方向能夠正確,又能抓緊時間,就要分秒不空過,與時、與日競爭。

人性清淨 少欲無求

佛法教導我們要有無常觀,時間在飛秒間過去,我們既得人身,又得聞佛法,更難得的是身體力行菩薩道,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佛陀二千五百多年前來人間,這一大事因緣,就是為教菩薩法,要教導人人啟發覺悟之心,為苦難眾生投入人間,這就是「菩薩」。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看看人間,苦難人真多啊!他們的家裡,窮無粒米,慈濟人送去的食物,都是每個家庭最需求的。送到了家裡,他們收到了,歡喜,因為家人有了生活的機會。我的腦海裡,常常會浮現出那樣的畫面,我們送給他們米糧、食物,孩子很開心,就這樣抱著一包米,微笑著睡了。
看到那樣的畫面,感覺人生何求啊!要求什麼?要求多少才能滿足?原來人的心,就是清淨無染,是那樣地容易滿足。

痛與不痛

作者:靜一

您曾經經歷過最巨大的「痛」是什麼?
現在再回想起來,對於當初的感受,是否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若懷著這樣的體會,再重來一次,您的感受會有所不同嗎?

上人曾講了一個我覺得很需要翻來覆去思考,才能體會的故事。

在無量劫前,有一尊古釋迦佛在世說法,教化眾生。有一位窮人很想聽佛說法,但又苦惱身無分文,不知該拿什麼來供養佛?

他看看自己,想到,我可以賣身啊。於是,他沿途叫賣。途中,他遇見一個人因為身患怪疾,需要每天食用三兩人肉才能續命,兩人於是達成協議,先給窮人一天的時間去聞法,並且預支五兩金供佛,然後再開始執行這筆交易。

窮人歡喜地將這賣身的五兩金獻到佛前,聞佛說《大涅槃經》,並且記下一句玄妙的偈語:「如來證涅槃,永斷於生死;若有至心聽,常得無量樂。」

之後,足足一個月,他每天割三兩肉給買主。但他的心,始終沉浸在這句偈中,而沒有感覺到痛。一個月後,買主恢復了健康,他的任務完成了,就趕快去求佛出家。古釋迦佛歡喜地說:「善來比丘!未來無量劫以後,若是能夠成佛,號釋迦牟尼佛。」

我想,這故事,最大的疑問就是:
明明是割肉,為什麼會不痛?

關於「痛」,國語辭典上的解釋:疼、悲傷、憐惜、憎恨。

因為「痛」有好多種層面,皮肉疼或心疼,你疼或他疼,還有一種是「你疼比我疼更心疼」。種種因素的交錯,也讓「痛」有了「不痛」的可能。

為什麼可以不痛?

因為我們有能力追尋無限的可能。

為了愛,我們可以付出金錢、付出時間,甚至從身上取下器官,轉移血、髓,可見,我們有能力,不會因為這些物質、肉體而痛。

為了愛,我們可以改變想法,捨棄喜好,轉移心念,可見,我們也有能力,不為這些精神上的理念、堅持而痛。

為了愛,我們可以不痛。
但是,也為了愛,我們痛不欲生。

關鍵,就在於,這分愛的成分,是什麼?

總覺得成長,不是「教條」可以解決的事。不管「教導 」你的人,是如何驚訝於你的不了解、不跟從,「悟、入」這件事,從來都不是別人可以代勞的。也因此,佛陀需要如此耐心地來來回回陪伴,只為等待種種因緣的累積,等待您我的「覺 」。

問題,留給您思索,故事的後半段上人開示裡,若能套上您自己關於痛的故事,或許,您可以從中發現些什麼。

不管您愛的是什麼,
祝福我們都能找到答案,
既能深愛,也能不痛。

信心、毅力、勇氣

「導」這個字,是道路的道,下面有一個寸,常常說:道者路也。要引人入佛門,一定要帶領人人正信。佛法不是「來拜佛、來拜菩薩」,認為有什麼事情,去求佛、求菩薩,就能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男女得男女。來慈濟的道場,是要學如何引導人人走入正信的道路,要將茫茫的人生、無明的心淨化;若能將人帶往正確的方向,走正確的道路,就是度人的人。
慈濟人有志一同,立願走同一條道路,從小到大,從少到多;以臺灣為起點,普遍到全球去,這就證明慈濟走的路,方向是正確的。走對的路,就要踏大步向前走,這就是信心、毅力加上勇氣。

慈濟五十五周年時,全臺志工回到花蓮靜思精舍,虔誠朝山,共聚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