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中國看泉州】宋元泉州曾是“荔枝城”

根據泉州“考古癡”劉志成先生分享的史料記載,泉州城歷史上是“荔枝城”。據他介紹,泉州自古盛產荔枝,早在宋元時期泉州植荔之風興盛,北宋泉州知州蔡襄在《荔枝譜》曾記載泉州的荔枝,元代泉州浮橋延陵荔枝揚名四方,延陵吳氏甚至制定族規鼓勵植荔且“不允許擅自砍伐”。

宋代泉州植荔之風興盛

蔡襄王十朋紛紛撰文稱頌

“歷史上,泉州城是一座‘荔枝城’。”“考古癡”劉志成先生說,泉州自古盛產荔枝,南北朝時期泉州就種植荔枝,宋代時最多,民國時期市區的荔枝樹漸漸少了。

“梨園戲經典戲文《荔鏡記》,也就是陳三五娘的故事廣為流傳,他們的愛情與荔枝有緣。”劉志成建議,泉州城鄉可多種植荔枝,尤其是選擇好品種加以推廣種植,“既好看好吃又有經濟效益”。

“宋元之時,泉州廣植荔枝,泉州荔枝頗為知名,北宋大書法家蔡襄撰寫的《荔枝譜》便是例證。”泉州市區地方誌學會顧問許月才介紹,宋代泉州所產荔枝被譽為“水果之王”,宋代泉州州署就植種荔枝,荔枝林可謂是古城活態標誌之一。蔡襄所著《荔枝譜》詳細記載了福州、興化、泉州的荔枝,記錄了彼時泉州的優良品種如“藍家紅”“大將軍”“七夕紅”等。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也為荔枝撰寫多首詩篇,賦有《荔枝七絕》詩,分為《陳紫》《江綠》《皺玉》《大將軍》《玉堂紅》《奪先紅》《七夕紅》七節,詩句描寫的都是荔枝中的名品。

據記載,當時這些荔枝妙品用黃蠟、錫瓶和木箱等包裝入罐,還用“紅鹽法”或白曬法儲存起來,然後運至京師,外至北戎、西夏,往東南舟行至“新羅、日本、琉球、大食”,所到之處備受喜愛。

據《泉州志》等地方誌記載:泉州多荔枝,品種多佳良。名荔亦有奇木名樹,如泉郡北陳岩山蓮花峰的“保和枝”和泉州紫帽山下的“長生棗”,前者可消胸膈煩悶、調逆氣,後者皮色黑紫、肉如黃金,每株只結八十一枚。

浮橋延陵以荔枝興鄉

出臺村規民約鼓勵植荔

宋元時期,泉州作為中國荔枝的主要產地之一,各縣區均有種植荔枝,其中鯉城浮橋延陵鄉更以荔枝興鄉。明朝著名史學家何喬遠《閩書》提到:“黃龍溪岸上黃龍鄉有吳氏,衣冠之族,樹荔甚盛。”

黃龍鄉吳氏,指的便是今延陵吳氏。原來,鯉城延陵社區原名黃龍村,宋代以前,吳姓即在此世居,稱“黃龍吳”,明朝時有黃龍“十三村”之稱。延陵荔枝知名於元、明,盛於清,清乾隆年間翰林院檢討洪世澤在《憶黃龍荔子》中記述了“黃龍十裡荔為鄉”的盛景,可見當時延陵荔鄉已名聞遐邇。

延陵成荔枝之鄉,與黃龍吳氏族規有很大關係。“泉州史志”官方微博曾發表一篇泉州浮橋延陵吳氏《黃龍族規》,內文記載“吾族一片平原,前人遍植荔枝……若有不肖紳者受樹主私賂許其砍伐,察出重罰,終身不准入祠……”從族規可知,黃龍吳氏鼓勵植荔,不允許擅自砍伐,擅自砍伐的人將被送往祠堂告誡並給予相應處罰,荔枝樹枯死得先報告公家再重新種植,若有紳士受到樹主的賄賂而允許他人砍伐荔枝樹,將被重罰,且一輩子不許入祠堂。延陵吳姓幾十代人以族規為尺規嚴格管理,薪火相傳形成了“十裡荔為鄉”。

許月才是鯉城浮橋人,六十餘年前讀書于筍浯小學,因學農活動與同學曾在延陵農家住宿一段時間。在他看來,近代泉州最出名的荔枝村便是浮橋延陵村。“當時,鄉村有成片的荔枝林,荔枝樹的樹幹高大,夏日時分,一顆顆火焰般鮮紅的荔枝從翠葉間探出頭,荔枝很大,曬乾後的營養及藥用價值比龍眼乾高。”許月才說,延陵的荔枝品種不下10種,以“桂林”“狀元紅”為佳,“桂林”荔枝又有“庫林”“水林”兩種,曬制後就是遠近聞名的“桂林幹”,是婦女產後的重要補品,暢銷海內外。不僅如此,荔枝樹渾身都是寶,樹幹可製成木槌和砧板,也能作為工藝美術作品的雕刻材質。

作者 張素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