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新增29項福建省級非遺項目,精彩先睹為快

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了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泉州市新增29項省級文化瑰寶。什麼是永春鬧廳?什麼是擲鐃鈸?張氏毛筆製作技藝又有何獨特之處?非遺項目公佈後,不少泉州市民對入選的部分項目十分好奇,我們就此採訪了多個項目的相關負責人。
擲鐃鈸
帶雜耍性質的民俗表演
擲鐃鈸主要分佈在南安、石獅、安溪等泉州地區,以及廈漳、潮汕、臺灣等閩南語系區域。泉州地處東南沿海,唐宋時期泉州港是世界東方大港,形成了多元文化,這為該項民俗藝術活動提供了必要和必然的先天優越條件。泉州擲鐃鈸發源于唐文宗時期,後隨著歷史變遷,中原移民南遷,中原文化逐步與泉州當地民間信仰相融合,擲鐃鈸發展成為一項帶有雜耍性質的民俗表演項目。

 

▲擲鐃鈸汲取了多種藝術表演形式。
 
泉州擲鐃鈸由男性來完成,動作剛健有力,技術性強,表演時間長達兩個多小時,由於體力消耗大,表演時通常由兩人輪流進行。除了開頭的“請鈸”“推山”“擊擦鈸”“右輪鈸”“拋鈸”和結尾的“直如送”“誘包子”等固定程序外,表演者可隨意選擇動作或即興表演。
 
泉州擲鐃鈸歷史悠久,對宗教世俗化演化和民間傳播歷史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同時又是閩南民俗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起源于閩南宗教民俗活動,在長期演化過程中,汲取了多種藝術表演形式,增加了觀賞性和娛樂性,在閩南一帶深受民眾歡迎。
永春鬧廳
閩南文化的活化石
永春鬧廳是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具有獨特藝術風格、濃郁鄉土特色的合奏音樂。鬧廳,就是熱鬧廳堂,唐宋以來,永春宗教興盛,廟宇祠堂興建甚多,每逢慶祀之時,皆有音樂助樂,永春鬧廳便得到迅速發展。據民間藝人相傳,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永春的“郎君會”,民間鼓樂手、宗教音樂手,經常與南音樂師、樂手以藝會友,切磋技藝。清末年間,藝人將鼓樂的鬧廳與南音的“八音”精華結合起來,組編成新的鬧廳,一直延續至今。鬧廳演奏的音樂都離不開南音的曲牌,是研究南音和閩台民間彈弦音樂及其藝術活動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鬧廳沒有演唱形式,以打擊樂、吹奏樂、管弦樂相互交替進行。
 
鬧廳沒有演唱形式,而以打擊樂、吹奏樂、管弦樂相互交替進行,由三大樂段組成。開頭是洪亮激昂的吹打樂,中間是宛轉悠揚的管弦樂,結尾是各種樂器齊鳴的合奏樂,各個轉折部分使用打擊樂按不同“鑼鼓經”連綴。2005年開始,永春鬧廳連續五次榮獲泉州市民間音樂邀請賽一等獎。
毛筆製作技藝(張氏)
閩南優秀傳統手工製作精品 
安溪縣藍田華際張氏族史記載,自明嘉靖五十二年(1573年),第十三世張勝育起就開始製作毛筆。藍田張氏毛筆選料考究,是閩南優秀傳統手工製作精品。毛筆製作技藝2010年列入第三批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3年張才枝被評為泉州市毛筆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代表性傳承人。到二十世紀初,全村有半數多的人會製作毛筆,並以此為生,張氏毛筆製作技藝在家族中代代傳承。第二十九世傳人張才枝於1990年在藍田華磜村開辦了文益制筆廠,1995年在安溪鳳城鎮開辦了文益筆莊。藍田張氏毛筆製作技藝傳承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其族人更是在臺灣開辦了“新文益筆莊”,將張氏制筆技藝推廣到更遠的地方。
 

藍田張氏毛筆純手工製作,工藝複雜。

 
藍田張氏毛筆由純手工製作,工藝複雜。一支毛筆,從原料進口到成品,一般需要經過設計、選料、配料、拔毛等十二道大工序,從中又可細分為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製作出來的毛筆筆鋒尖銳、整齊,較好地顯示出“尖、齊、圓、健”傳統毛筆工藝特點。不同品種的毛筆,所用材料種類不同,工序多少也不同。張氏毛筆製作技藝歷史久遠,對考究福建書法歷史和福建毛筆製作歷史,有重大深遠的意義。毛筆作為文房四寶之首,書法的好壞與毛筆的特性,有著巨大的關係,張氏毛筆精湛的製作技藝,得到泉州書畫界的普遍認可,頗具文化藝術研究價值。

 

作者 吳志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