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法脈專刊】【證嚴法師說故事】恬安澹泊 無為無欲

蘇東坡與佛印禪師曾有一段公案,蘇東坡誇口說:「我的心已經非常恬靜,無論任何風浪都打不動我的心。」佛印禪師知道後,寫了一張紙條,讓蘇東坡的書僮帶回,蘇東坡看了,氣得隨即坐船過江問罪。
佛印禪師淡淡笑說:「你的心不是『八風吹不動』嗎?無論什麼煩惱境界都不
會動搖,我只是寫『放屁』兩個字,你就『一屁打過江』,氣得跑到這裡來,怎麼吹不動呢?」
練習禪定的人,心應該要放在恬安的境界,心若靜,身就安,不會在真實的環境中受打擾,起瞋恨、煩惱;心不受外境動搖,能訓練到少欲知足,置利害得失於外,則心常常就會很靜;心若靜,身體一定能安然、健康。
我的師父印順導師曾學過中醫,出家後,放棄醫道;他很有醫學常識,他說:「打坐的時候,若要身體健康,心情一定要放得開。十個生病的人,九個神經病。」這個神經病,不是世俗人所說的精神錯亂或不正常,而是心病,因為精神耗損、心欲太大。導師說在大陸南方得胃病的人很多,因為那邊的人以前環境都很好,忽然環境轉壞,受不起打擊,心情起煩惱,心一起煩惱就得到胃病,其實胃病不是真正的病,是煩惱病,心若不安,身體隨之不安。
菩薩心在寂靜中,對世間沒有希求,身體自然安泰輕鬆、健康無病。「澹
泊」,是無希求的意思。世間無論什麼事情,總有一種希望,希望就是
「欲」。菩薩並不是完全無欲,菩薩的欲是清高的欲;凡夫的欲,離不開「五欲」──財色名食睡,是地獄五條根,凡夫都在這五條根中打轉。
研究《無量義經》,就是要瞭解菩薩的精神,我們開始要學菩薩、做菩薩,所以對做功德或布施,不可以祈求報答,或有名利的受益。「無為無欲」,這些菩薩完全不為自己,也沒有心的偏欲,但是他有一點欲念,就是要求佛道、化眾生,這是他的希望,也是他的欲念,像這種欲,就是好的欲。世間的五欲,是惡的欲;菩薩縱然有欲,也是好的欲、是清淨至高的欲;希望作佛、作祖,也是一種的希望、一種欲。
這些菩薩的人格完全清高,做事不求人知,只以利益眾生為志願,所以「無為無欲」,做過的事情就放它去,既不為自己計較,也沒有一絲絲求人報答的希望、欲念。
【摘錄自《無量義經講述一》第一章德行品 三、得大智慧通達諸法】

【靜思法語】福善匯聚功德海

今天是「九二一」,二十二年前的「九二一」地震,我們都記憶猶新。那時候,慈濟為臺灣做了多少事情!慈濟的錢在哪裡?我不知,但我知道人人有愛心。
那一搖,有多少學校倒塌,孩子的教育不能等,所以慈濟的「九二一希望工程」,一口氣就認養了五十所學校。
現在看來,那五十所學校都很健壯,不新不舊,造型又是那麼的漂亮。二十幾年來,已不知有幾屆的孩子畢業,已為社會造就了多少人才。
所以菩薩們,走入慈濟造福甚多啊!九二一希望工程,如果沒有人人的一分力量,哪有今天?真正是功德無量。

身體力行 寫人間歷史

我最近都說,人人要向自己說感恩,因為慈濟的歷史有你,而你的歷史是你身體力行出來的。希望大家回憶一下,把故事說出來、寫下來,這就是一部人間的歷史。
昨天有一群寫文章的高手來精舍,我請他們為慈濟人寫歷史。五十六年前,一個心念動起來,慈濟從零開始,從五毛錢開始呼籲,一直到現在。
我面前那一張攤開的全球地圖,我天天都在看,看到天下災難偏多。五十六年前,根本沒有慈濟;五十六年後,看到慈濟人走到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地區),他們不是去遊覽,都是去救災,說來很不可思議。

人間菩薩 為救眾生而來

天下有這麼多的慈濟人,這都是因緣,很不可思議啊!今年因為疫情,很多人明顯的遭受到了經濟的困境,很感恩天下慈濟人,大家都有菩薩心,哪裡有困難,就馬上去紓困。
我一直看著這群「藍天白雲」(慈濟志工)的身影,他們準備了蔬果箱,不只是幫助苦難人,也幫助果農、菜農。我真的很感恩,人間苦難偏多,就需要有心人的一點一滴,為這些苦難人來解困。
如果是窮人,一個銅板放在身邊,買不到一棵菜。但是很多人把這個銅板放在大缸裡,就可以去採購好幾包大米,或是一些營養品,分送給需要的人。付出的人得到福,更窮、更貧的人得到了飽足。
只要心中有愛,人人都可以成為富中人;人託人的福,會合起來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人生苦難難免,這世間一定會有貧、富。佛陀說因緣果報,過去生能造福,今生就有福;過去生造業,今生受業報,而人間菩薩就是有福的人,能走入苦難的地方去付出,所以菩薩在人間,就是為人間的苦難而來。
佛陀教菩薩法,菩薩就要行菩薩道,去幫助苦難眾生,不但付出無所求,還要很感恩。因為如果沒有苦難眾生,哪有「菩薩」的名稱?菩薩又要如何為眾生?因此苦難眾生的環境,是菩薩的道場,才會成就菩薩走入人間。
我們天天都要抱著一分感恩心,往善的方向前進。就如土耳其滿納海學校的師生,他們也要為這波疫苗的採購盡一分心力。有了因緣的牽引,就能把人人點滴的愛會合起來,滴入大海、江河,滴入大缸、大甕。不論是滴水成甕,或是滴水成河,這點點滴滴的水,都是功德無量。
人人的每一滴、一杯,都是功德如海,但是這一滴、一杯,充其量只能給一個人、二個人;假如能把人人的這一滴、一杯放在一起,就是功德無量。
無量就是無相,如江河、如大海,都可以度化人間,救拔眾生苦難,所以普天之下,人同此心,此心就是佛心。

契佛心,承師志

作者:靜一

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有類似的願望,
那就是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可是,
為什麼會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呢?
每個人的原因,可能就各不相同了。

有的人是因為父母的期許,
有的人是跟隨群眾的行動,
有的人是為了擺脫自卑的枷鎖,
有的人是為了贏得眾人的讚歎。
而對於二千多年前的悉達多太子來說,他想要解決的是,
對於生命深深深深的疑惑。

生,老,病,死…苦。
喜,怒,哀,樂…欲。
生命有著種種他還看不懂串連之處的樣貌,而自己的生命,則是他唯一能有些掌握的,與所有生命的相連。
他想要用這個生命,探索在所有生命背後的真相,為所有生命找到,離開痛苦折磨的方法。

究竟,是什麼?
盡頭,是盡頭嗎?

很喜歡翻閱坊間各式各樣的佛陀傳記,總想要從中找到一些些可以模仿的蛛絲馬跡。可是,學東學西,若沒學會佛陀那顆悲憫的心,修行,到頭來恐怕仍是一種裝模作樣而已。

感謝佛陀用他的一生,
求法、悟法、傳法,
或用心領悟,或用身力行,
或為眾解說,或示現法義。

身與心,解與行,悲與智,事與理,
融而為一,中道顯現,
這道路廣大平正,
這風景悲欣交集,
原來,一切一切,
都在那顆包容太虛,悲憫眾生的心底。

而後,
佛心,己心。
師志,己志。
故事,未完待續。

得聞佛大乘法,自欣慶皈正真,
除昔偏空小法,而今契理向大。
(上人手札)

趕緊跟上腳步,繼續隨師前進。
莫忘淨心利他,還報眾生恩情。

證嚴上人《四十二章經講述》

佛陀一再教誡出家弟子,絕對不能顯異惑眾;要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引導社會人群。佛教是人間的宗教,佛法是很平常的教育,不是離開人群另有一個佛法。
若要修行,最好先瞭解佛教的基礎,瞭解到很透徹時,才能說要從哪一個法門入。最方便、最安全的法門,就是念佛。但是,念佛也要念正確,要念「覺佛」,不要念「迷佛」。什麼是迷佛?就是只會念佛,不懂什麼叫做佛;認為「我若念佛,佛會保佑我;我若念佛,佛會來接引我」,這是錯誤的。
我們要如何才能念得凡夫心跟佛心感應道交呢?要先瞭解佛陀教導眾生的路是怎麼行。若能瞭解,自然就能接受佛的法;能夠接受佛的法,自然就能行得通,這樣叫做「覺佛」,也叫做「智佛」。信佛,要信得能夠成就智慧,不要信得迷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