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委會主席胖十斤 冬奧村美食好在哪?

谷愛淩愛不釋手的韭菜盒子、馬耳他運動員珍妮絲·斯皮泰一日三餐離不開的豆包、冬奧單板滑雪三冠王蕭恩·懷特愛吃的糖醋裡脊……北京冬奧會開幕以來,冬奧村的美食接連登上社交媒體熱搜,意外火出圈。就連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也對延慶冬奧村美食讚不絕口,笑言「在村裡待上三天,我會再長十斤」。


冬奧村的美食到底好在哪,能讓巴赫和眾多運動員讚不絕口?記者18日探訪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冬奧村運動員餐廳,一探究竟。步入餐廳,世界餐檯、亞洲餐檯、中餐餐檯、披薩與意大利面餐檯等12種餐檯依次排開,各國運動員正根據個人的喜好自由挑選。


冬奧村美食的好,首先體現在中西餐搭配、菜品豐富多樣。以延慶冬奧村為例,該村要為來自87個代表團、大約1300名運動員和隨隊官員提供服務。如何滿足各國運動員的用餐需求是一大難題。為此,延慶冬奧村也是做了充足準備,運動員餐廳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特色菜品678道,中、西餐比例為3︰7,食材品種超過400種,菜單8天一循環,世界各地的冰雪健兒在這裡都可以吃到自己熟悉的菜品。此外,餐廳24小時運行,所有的熱菜基本保持在65℃以上,保證運動員隨時都能吃上「熱乎飯」。


延慶冬奧村場館團隊餐飲經理郜雪梅告訴記者,北京、延慶、張家口3個冬奧村使用同一份冬奧菜單,滿足各種口味、不同宗教人員的特定飲食需求。目前看來,運動員們大多愛吃牛羊肉、海鮮等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另外,北京烤鴨、餃子等中國特色食物也深受外國運動員喜愛。


冬奧村美食的好,還體現在其充分考慮了運動員的用餐需求。一些項目對運動員的體重有要求,比如雪車雪橇運動員的體重對成績影響較大,因此運動員用餐也有嚴格的要求。味道厚重、脂肪含量高的菜不易消化,餐廳便對許多特色菜進行改良,盡可能少鹽少油。運動員常吃的雞胸和魚肉以蒸煮為主,幾乎不加鹽,此外菜品的辣椒含量也盡量減到最少。
「從農田到餐桌」,冬奧食材涉及原材料種植養殖、加工製作、配送、用餐、回收等多個環節,屬地商務部門、市場監管部門、農業農村部門等多主體通力協作,全力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據延慶冬奧村場館團隊餐飲副經理馬加介紹,為了讓運動員吃得放心,冬奧村的菜單是經過反覆研討才確定的,兼顧營養均衡和烹飪健康。所有食材均達到國內或國際標準,且必須經過食源性興奮劑、微生物等多層檢測才能搬上餐桌。
記者在現場觀察到,餐廳內的每道菜品都配有標籤,用中英文標出菜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及熱量等信息,還用圖形符號提示食物的過敏原,既讓運動員吃得明明白白,也有助於隊醫指導運動員攝入合理的能量和營養。


美味可口的佳餚、周到貼心的服務也讓各國運動員對冬奧村美食讚不絕口。「能在這裡嚐到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美食非常棒。」高山滑雪男子超級大回轉銅牌得主、挪威名將亞歷山大·希爾德如是說。第3次參加冬奧會的牙買加雪車運動員賈絲明·芬拉特·維克托裡安對餐廳同樣滿是讚譽「我覺得非常棒,我喜歡中國菜,特別是地道的中國菜」。
事實上,看似簡單的菜餚,實則融合地域偏好、餐飲安全等多重考慮。從菜單菜品的研究制定到兼顧各國運動員口味,從食材安全性保障到人性化服務,其背後承載的是冬奧餐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中華禮儀之邦的熱情好客。在比賽之餘,各國運動員爭當「中華美食推廣人」,既讓「舌尖上的冬奧」得以充分彰顯,也讓中西文化交流在味蕾中交融互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