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慈中醫專欄】坐月子產後調理

一般健康產婦,適當調養則逐漸恢復,不一定需要服藥。產後每位媽媽的身體狀況各不相同,建議經由中醫師看診後調理。因為生產時出血或用力,常使元氣耗損,氣血虛弱,此時易受風寒或飲食房勞之影響,而引起產後病證,此外若是惡露不盡則會導致氣機不利,需要用生產後三十天,藉由生活起居、飲食、中藥膳食調理使產婦回歸身心的舒適平衡,俗稱「坐月子」。

因為時代變遷,人們生活的型態與飲食狀況不同,古今坐月子有很大的差異:古代因為營養物質取得不易,勞動量大,故產後體質偏虛弱,調理以補益氣血為主。現代人則因為營養物質補充方便,運動量較少,西醫接生為主,出血較少。調理以惡露排凊、筋骨回復為主。

產後若有發燒、大出血或不停出現大量惡露;乳房紅腫熱痛、小腹劇痛、小便疼痛或次數多、剖腹產之傷口紅腫疼痛或流血水膿水等,上述狀況是很危險的訊號,請立即就醫。

中醫在月子期間調理主要分為三期,前期(產後一週內)調理以排淨惡露、促進宮縮、癒合傷口。中期(產後第二週)小補氣血與脾胃。後期(產後二週起)補氣血與腎。每人體質不同,應洽詢中醫師給與中藥與藥膳的使用。

坐月子時,生活起居要注意事項:

1.保暖:不碰冷水、禁吹冷風、洗頭後馬上吹乾。

2.吃好、睡眠充足、少勞動、不宜久視。

3.束腹帶:幫助剖腹產者的傷口癒合、預防子宮下垂、胃下垂、幫助身材恢復。若有水腫狀況,臥床時可以把腳抬高,下床走動可穿彈性襪。

4.定時排便。

5.注意陰部、肛門清潔。

6.產後兩個月禁止房事。

月子期間三餐以均衡飲食為原則:

1.食物要溫熱後食用,水果不宜多。

2.避免燒烤炸辣、刺激性、口味重。

3.少吃酸味食物(酸梅、酸味水果等)

4.若有感冒或傷口發炎,禁吃補益藥物,也避免麻油、酒、蝦、蟳。

產後1~10天:飲食清淡為主。適量補充蛋白質、鐵質與鈣質。

(1)蛋白質:牛奶、堅果豆類製品和穀類等。

(2)鐵質:黑木耳、薑、紅豆、紅棗、海帶、波菜等。

(3)鈣質:包括乳製品、全麥、九層塔、芝麻等。

產後第10~13天過後:可以開始配吃麻油料理的食物,如麻油麵線、麻油蛋。

麻油蛋食譜:

(1)起溫鍋下麻油及老薑片,開小火。

(2)爆至薑片微褐色,撈起薑。

(3)利用鍋中少許麻油加入一碗水,水滾後放入去殼生雞蛋。

(4)適量鹽巴及米酒,再放入薑片熱一下;就可以起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