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美國如何化解烏克蘭「懸頂之劍」?

俄國對烏克蘭的「懸頂之劍」(The Sword of Damocles)是否會掉下?或是何時會落至烏克蘭頭上?視美俄在10日召開的峰會議而定。俄國已開出清單,包括北約不得接受任何新成員加入該組織,也不能在前蘇聯國家建立新的軍事基地;普丁高調放話,如果未獲美國及北約(NATO)保證,則將會對烏克蘭用兵。
11月間俄國已在烏克蘭邊境陸續增兵,普丁在去年12月中放話,北約勢力擴充到烏克蘭,則飛彈在5分鐘內即可直擊莫斯科,俄國不能坐等挨打,暗示不排除先下手為強,以絕後患。此舉引發美國高度緊張,拜登回應表示若俄國躁動,將予嚴厲經濟制裁,卻又表示不會為烏克蘭出兵。隨後跟普丁約定2022年1月10日雙方就烏克蘭問題舉行峰會,後來又敲定兩天後(12日)俄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代表,以及13日和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接連會談。可見西方對於普丁放話不敢大意。
拜登在烏克蘭局勢緊張之際,仍表示美國不會出兵,理由是烏克蘭並非北約成員,烏克蘭也未與美國簽定共同防禦條約。將皮球踢給北約,但美國與《北大西洋公約》有「集體防衛」規範,拜登也說過美國對北約成員國負有「集體防衛」承諾,一旦俄國對烏克蘭動武,北約被迫介入,美國若依照「集體防衛」承諾,也不能置身度外,則表示不干預的拜登將陷入首鼠兩端窘境;因此和平解決俄國跟北約的矛盾是上策,10日的會談重點在此。
但拜登一味求和的心態讓俄國氣焰更甚。俄方開出的清單正如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所說:「只有贏家才會直截了當說:這就是我的條件」。波瑞爾對俄國的清單頗不以為然,也表示歐盟不應被排除在談判之外。但美國顯然並不願歐盟蹚入這場軍事危機亂局,以免讓情勢備增複雜。
西方不願2014年烏克蘭東部爆發親俄叛變,俄軍趁勢奪取克里米亞半島事件重演,當時造成超過1萬3000人喪命。因此10日的會談,美方對俄國開出的條件折扣空間恐怕很小,北約在美國壓力下,也將會讓步。西方鷹派認為不應對普丁妥協,指俄國染指烏克蘭已久,縱然此次讓步,會維持現狀多久不容樂觀;無論種族文化及地緣關係,俄國併吞烏克蘭將是遲早之事,不管北約是否會將勢力東進。
美國不希望烏克蘭事件擴大,表面以烏克蘭非北約成員以及美國跟烏克蘭締約為由不便出兵,但跟最大原因是一旦捲入跟俄國軍事衝突,將大量耗損美國軍力,而且以中俄的盟國關係,難保中國大陸不會有所行動。美國無力同時應付兩大的軍事聯手。
這又引發出另外一議題:台灣跟烏克蘭是否情境類似?台灣似乎應格外希望烏克蘭局勢能和平解決。